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德国汉堡地区“多代屋”空间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3 15:33
  德国在20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成为重度老龄化国家,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经验与成熟的对应法规与策略。“多代屋”在德国的发展经历三代的过程,基本的满足了社区内老年人及其他年龄人群的生活活动需求。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己成为当前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代际支持力降低。“多代屋”作为老龄化影响下产生的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有非常大的可研究空间。“多代屋”是代际互助理论下产生的社区内公共的多代活动建筑,包含多代活动空间、儿童照护空间、生活服务空间、办公管理空间、活动休闲空间、交通空间等多个功能区域。社区范围内的老年人、儿童、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外来人员均为“多代屋”的使用对象。“多代屋”空间的设计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使用情况,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使用者的空间感知、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和使用过程中舒适度、便捷性方面的感受。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章)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适老化建筑需求量日渐增长的现状对比德国老龄化进程,确定研究对象以及对研究目的...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对象
        1.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德国“多代屋”
        1.2.2 社区养老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代际互助研究概况
        1.3.2 国内外社区养老空间研究概况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德国“多代屋”概述与实例调研
    2.1 德国“多代屋”产生先决条件
        2.1.1 德国多代屋理论支持
        2.1.2 德国养老护理制度
        2.1.3 德国养老建筑的发展
    2.2 德国“多代屋”概述
        2.2.1 德国多代屋发展历程
        2.2.2 德国“多代屋”模式服务和合作对象
        2.2.3 德国“多代屋”模式功能与类型
    2.3 汉堡地区“多代屋”调研与分析
        2.3.1 对象选取
        2.3.2 调研对象概况
        2.3.3 调研小结
第三章 多代融合的第一代“多代屋”
    3.1 第一代“多代屋”产生
        3.1.1 产生背景
        3.1.2 服务对象
        3.1.3 行动纲领
    3.2 集约化的功能空间
        3.2.1 混合利用的餐厅空间
        3.2.2 创造交流的活动空间
        3.2.3 灵活布置的办公空间
        3.2.4 功能赋予的交通空间
    3.3 不同功能侧重的空间布局
        3.3.1 公共客厅型
        3.3.2 文化活动型
    3.4 人性化的空间细节
        3.4.1 无障碍设施
        3.4.2 质朴亲切的材质
        3.4.3 积极明快的色彩
        3.4.4 高度舒适的物理环境
        3.4.5 丰富多样的绿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业融合的第二代“多代屋”
    4.1 第二代多代屋产生
        4.1.1 产生背景
        4.1.2 服务对象
        4.1.3 行动纲领
    4.2 多维化的功能空间
        4.2.1 专业的儿童看护空间
        4.2.2 满足全龄需求的辅助空间
        4.2.3 多样便民的生活服务空间
        4.2.4 集中布置的办公空间
    4.3 不同专业化功能的空间布局
        4.3.1 教育发展型
        4.3.2 社区服务型
    4.4 科学化的运营管理
        4.4.1 接受建议和建立网络
        4.4.2 定期问卷调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德国“多代屋”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启示
    5.1 我国社区养老设施现状
        5.1.1 我国现有社区养老设施类型
        5.1.2 沈阳市既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研
        5.1.3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存问题
        5.1.4 调研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5.2 空间功能多元化
        5.2.1 多样的功能选择
        5.2.2 核心空间的多义组合
        5.2.3 交通空间的功能性赋予
        5.2.4 适当的空间留白
    5.3 空间布局合理化
        5.3.1 有序的空间组织
        5.3.2 适宜的功能组合
        5.3.3 多变的空间分割
    5.4 空间细节适老化
        5.4.1 材质的选择
        5.4.2 色彩的选择
        5.4.3 物理环境的设置
        5.4.4 绿植的布置
    5.5 设计管理运营规范化
        5.5.1 多方联动的合作模式
        5.5.2 建立连锁服务站网络
        5.5.3 网络调查的后期维护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1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741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