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8 00:52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它在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救济弱势群体,政府大型公益事业和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做出比较突出的贡献。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激励人们追逐自由、安全、公平正义的崇高情操。在志愿服务众多的工作领域中,社区是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帮扶的组织资源,是一种影响力最深的社会资本,开发社区这一宝贵资源对任何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来说都极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在新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志愿服务无疑承担着实现新时代伟大使命的重任,并在推动社区科学治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增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管理和体制机制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其中《志愿服务条例》详细地定义了志愿服务的原则、服务规范、相关权益保障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将其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和主战场,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本文首先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国内外研...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3. 小结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理论分析法
        3. 实地访谈法
    (四) 研究内容和框架
    (五)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1. 创新点
        2. 论文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城市社区
        2.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主体
        3. 社区志愿者与社区社会工作者
        4. 县级与县域
        5. 县域社区志愿服务
    (二) 理论基础
        1. 市民社会理论
        2. 社会资本理论
        3. 社会交换理论
        4. 自我实现理论
二、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一)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背景
        1. 自我认识酝酿期
        2. 独立探索期
        3. 互动发展期
        4. 完善发展期
    (二)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功模式
        1. 湖北百步亭模式
        2. 黄陂美好模式
三、案例分析:咸宁市城市社区志愿服务调查
    (一) 咸宁市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取得的成效
        1. 崇阳县成立社会公益组织联合党支部
        2. 开设党员志愿服务培训班
        3. 高校牵头创建志愿服务品牌
        4. 县级地方政府推动成立志愿者协会
    (二) 咸宁市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基于实地走访调查
四、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资金匮乏
        2. 社区志愿服务行政化
        3. 社区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轨
        4. 社区志愿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
        5.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
    (二) 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渠道狭窄
        2. 社区志愿服务的独立性差
        3. 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
        4. 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薄弱
        5. 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缺乏
五、湖北省县域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 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
    (二) 改善机制,发挥政府对志愿服务的导向作用
        1. 积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2. 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三) 完善供需对接机制
        1. 创新对接方式和平台,提高供需对接效率
        2.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四) 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1. 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回报制度
        2. 社会荣誉激励
        3. 完善志愿服务考核评估机制
        4. 加大物质补贴力度
    (五)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1.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2. 推进“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满足专业化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5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785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