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CDM碳汇造林再造林为例
发布时间:2024-07-06 10:10
气候变化的问题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森林碳汇项目作为一项既能抑制气候变化又能精准扶贫的双赢实践,是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然而,研究多关注的是森林碳汇碳储量的增长以及生态效益的测算,少有研究关注森林碳汇的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虽然成为主要的森林碳汇开发地区,但森林碳汇成交额较低、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全,削弱了森林碳汇的扶贫绩效打击了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构建一个可衡量、可考核、可把握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指标体系,可以有机的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贫困结合起来,对不同的森林碳汇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出最适合森林碳汇项目扶贫的发展策略,提出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决策建议。本研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碳汇扶贫的政策研究‖,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项目以及绩效扶贫等文献的梳理为基础上,立足于精准扶贫的现实条件,运用阿马蒂亚森可性能力理论,以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为基础建立了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对四川省2个森林碳汇项目实施地区的6个县和630户农户的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熵值法,对森林碳汇的扶贫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森林碳汇项目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提...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森林碳汇项目扶贫进展
1.3.2 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
1.7 研究的不足
2 森林碳汇项目扶贫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碳汇项目
2.1.2 森林碳汇扶贫
2.1.3 扶贫绩效
2.2 森林碳汇扶贫的主要理论
2.2.1 可行能力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价值理论
3 森林碳汇扶贫的理论机理与现状分析
3.1 森林碳汇项目的扶贫机理
3.2 基于四川省2个CDM项目区的调查
3.2.1 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
3.2.2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造林再造林项目
3.3 调查地区概况
3.3.1 社会经济概况
3.3.2 贫困概况
3.3.3 森林碳汇实施概况
4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4.2 指标构建
4.3 指标选取
5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5.1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样本特征
5.1.3 变量描述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扶贫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总体分析
5.3.2 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2018 年)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02442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森林碳汇项目扶贫进展
1.3.2 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
1.7 研究的不足
2 森林碳汇项目扶贫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碳汇项目
2.1.2 森林碳汇扶贫
2.1.3 扶贫绩效
2.2 森林碳汇扶贫的主要理论
2.2.1 可行能力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价值理论
3 森林碳汇扶贫的理论机理与现状分析
3.1 森林碳汇项目的扶贫机理
3.2 基于四川省2个CDM项目区的调查
3.2.1 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
3.2.2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造林再造林项目
3.3 调查地区概况
3.3.1 社会经济概况
3.3.2 贫困概况
3.3.3 森林碳汇实施概况
4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4.2 指标构建
4.3 指标选取
5 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5.1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样本特征
5.1.3 变量描述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扶贫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总体分析
5.3.2 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2018 年)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02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4002442.html
上一篇:基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规划反思——以厦门市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