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0: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位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前,通过单位管理个人具有较高的效率。单位制解体以后,社会承担了原本由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多样的就业方式使原本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交给社区管理。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以及失业、退休和下岗的人群,社区负担加重,矛盾增多。政府、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的职责范围不明确也造成了社区工作量的积压、责任不清、管理重复、资源浪费、管理不到位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急切需求一种新的社区管理方法,以便于更加满足社区的需求,满足居民对对社区生活安全、舒适的需求,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进行治理主要是对社区内各种治理因素进行有序管理。目前国内外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本论文在对社区治理的设计中借鉴了已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其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并从生态位的视角对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优化,以更好地解决社区治理主体地位不明确、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社区治理的权责划分不清楚等问题,同时解决社区工作量大以及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空位、错位、缺位等问题,节约资源,节省成本。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对传统社区治理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对传统社区治理模式进行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说明建设新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对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必要性。其次确定社区治理的主体和治理因素。若要解决社区工作量大和社区治理中空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必须解决社区治理主体地位不明确、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社区治理的权责划分不清楚的问题,那么就需要确定社区治理主体和治理因素。最后针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治理主体进行定位。利用生态位的理论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在治理因素上所处的生态位,明确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范围,解决社区治理中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关键词】:社区治理 网格化 生态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问题提出9-12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科学问题10-11
- 1.1.3 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13-16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14
- 1.3.3 研究框架14-16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点16-17
- 1.4.1 论文的主要方法16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文献研究17-26
- 2.1 社区治理的研究综述17-22
- 2.1.1 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17-18
- 2.1.2 社区治理的研究现状18-19
- 2.1.3 国内外典型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19-21
- 2.1.4 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研究21-22
- 2.2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综述22-23
- 2.2.1 社区网格化管理概念界定22-23
- 2.2.2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23
- 2.3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综述23-24
- 2.3.1 社区治理理论23-24
- 2.3.2 网格化管理理论24
- 2.4 生态位理论的研究综述24-25
- 2.4.1 生态位理论的研究现状24
- 2.4.2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6-34
- 3.1 社区治理主体生态位模型构建研究设计26-28
- 3.1.1 生态位原理26-27
- 3.1.2 生态位态势27
- 3.1.3 生态位模型27-28
- 3.1.4 生态位态势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求解28
- 3.1.5 社区治理主体生态位模型构建研究设计的整体研究思路28
- 3.2 我国典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势借鉴集成的研究设计28-32
- 3.2.1 北京东城模式29-30
- 3.2.2 上海长宁模式30-31
- 3.2.3 湖北宜昌模式31-32
- 3.2.4 我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选择的整体研究思路32
- 3.3 构建新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研究设计32-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生态位模型的构建及评价34-54
- 4.1 我国社区治理主体划分34-35
- 4.1.1 政府机构34
- 4.1.2 社区党组织34
- 4.1.3 社区居民委员会34
- 4.1.4 业主委员会34-35
- 4.1.5 物业管理机构35
- 4.2 我国社区治理内容研究35-37
- 4.2.1 常规社区治理内容评价指标的确定35
- 4.2.2 特殊人群社区治理内容评价指标的确定35-37
- 4.3 社区治理的生态位态势评价37-52
- 4.3.1 社区治理生态位模型的构建37-46
- 4.3.2 社区治理生态位模型的评价46-52
- 4.4 本章小结52-54
- 第五章 新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构建54-62
- 5.1 网格化管理构成要素及基本流程54-55
- 5.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支撑55-56
- 5.2.1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技术55-56
- 5.2.2 网格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模式56
- 5.3 典型网格化管理模式的集成模式56-57
- 5.4 社区治理主体职责权力的划分57-59
- 5.5 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构建59-61
- 5.6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7-68
- 附录68-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宇辰;;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以山东省烟台市向阳街道华茂社区为例[J];管理观察;2014年27期
2 徐志伟,李伟;织女星网格的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8期
3 陈平;依托数字城市技术 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3期
4 胡洁;王欢明;;和谐社会视野下城市管理新模式探究[J];西藏发展论坛;2009年03期
5 孙建军;汪凌云;丁友良;;从“管制”到“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基于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严严;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史敏;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6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68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