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重庆市在2010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公租房,预计到2015年累计将有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投入使用。由于我国公租房制度正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其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如此大规模的修建公租房,给后期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索重庆市公租房的后期管理模式是关乎公租房能否良性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论文将社区管理的思想引入公租房小区管理当中,首先梳理了公租房社区管理的基本内涵,其次报告了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重庆市公租房社区具有规模大、中低收入人群聚集度高、形成速度快、人户分离比重大、社会矛盾集中等特点,由于社区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针对弱势群体的帮扶组织、社区文化建设不高、物业管理创新不够等导致管理中存在社会事务处理难度大、物业管理满意度低等问题,同时提出为避免公租房社区发生社区劣化应该重点管理社区中的物业服务和社会事务,最后论文给出了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形成,由“社区居委会、住户代表大会、派出所、房屋管理机构、物业服务公司”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责权统一原则,各级管理机构和组织做到责权利统一,上级社区管理机构对下级机构具有指导、监督的职责,,下级管理机构遇到重大决策问题需向上级机构请示,在社区管理层面各组织之间通过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公租房社区的具体事务。并指出目前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中需要重点管理的工作内容有①明确各级政府对公租房社区管理的责任②严格管理重点规范社区居民行为③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④实施“大联勤”社区治安综合治理⑤在社区物业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等。
【关键词】:公租房 公租房社区 社区劣化 社区管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
- 1.3 研究综述10-15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2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3.3 小结14-15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9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方法15-17
- 1.4.3 技术路线17-19
- 2 公租房社区管理概念界定19-21
- 2.1 核心概念19
- 2.1.1 社区19
- 2.1.2 公租房社区19
- 2.2 公租房社区管理19-20
- 2.2.1 社区管理19-20
- 2.2.2 社区服务20
- 2.2.3 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20
- 2.3 小结20-21
- 3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现状21-41
- 3.1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概况21-25
- 3.1.1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建设基本情况21-22
- 3.1.2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特点22-25
- 3.1.3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特殊性25
- 3.2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现状25-36
- 3.2.1 调研设计25-27
- 3.2.2 公租房社区管理组织体系27-29
- 3.2.3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29-36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6-39
- 3.4 小结39-41
- 4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劣化风险分析41-57
- 4.1 公租房社区劣化风险识别41-46
- 4.1.1 公租房社区劣化风险41-42
- 4.1.2 公租房社区劣化影响因素42-43
- 4.1.3 公租房社区劣化动力机制43-46
- 4.2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劣化风险评估46-56
- 4.2.1 风险评估步骤46
- 4.2.2 指标体系建立46-54
- 4.2.3 风险评估54-56
- 4.3 小结56-57
- 5 重庆市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57-75
- 5.1 国内外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57-64
- 5.1.1 国外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57-61
- 5.1.2 我国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61-63
- 5.1.3 国内外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的启示63-64
- 5.2 构建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64-65
- 5.2.1 构建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64
- 5.2.2 构建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的原则64-65
- 5.3 公租房社区管理基本框架及组织体系65-70
- 5.3.1 基本框架65-66
- 5.3.2 组织体系66-70
- 5.4 公租房社区管理体系运行机制70-71
- 5.4.1 纵向体系的运行机制70
- 5.4.2 横向组织的运行机制70-71
- 5.5 公租房社区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条件71-72
- 5.5.1 社区组织保障71
- 5.5.2 资金保障71-72
- 5.5.3 服务阵地基础设施保障72
- 5.6 完善公租房社区管理的重点工作72-73
- 5.7 小结73-75
- 6 结论与展望75-77
- 6.1 结论75
- 6.2 研究不足75
- 6.3 展望75-77
- 致谢77-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杰;;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运作体系的构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马华;;治理视野下的社区精神重塑[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勇,吴重庆;中心城市现代社区管理的目标与方向[J];岭南学刊;2000年02期
5 王光荣;;构建社区管理主体和谐关系[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08期
6 李国旗;;试论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7 张俊浦;李朝;;社区:从一个社会学概念到一种基本的分析框架[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5期
8 李雪萍,陈伟东;社区管理:多元互动网络——以宁波市海曙区郡庙社区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3期
9 李学举;;一篇指导社区服务的重要文献[J];中国民政;2006年06期
10 魏菡;一个脚窝一支歌——兼评韩希忠的《社区管理初探》[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刚;;重庆两江新区多元化社区管理格局的创新与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安连芹;杨希晨;张文润;鲁文慧;;沧州市高血压社区管理的几点体会[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颜如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夯实社区管理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录宝;;提高社区管理创新能力的思考[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顾鉴明;;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注重社区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增耆;;发展公共服务 加强社区管理[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宇婷;杜亚平;;高血压社区管理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升有;;退休人员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陕西省老年学会——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邱志红;金岿立;;社区管理对提高农村肺结核病人规则治疗率的效果评价[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邱志红;金岿立;;社区管理对提高农村肺结核病人规则治疗率的效果评价[A];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党校 程容宁;创新管理体制 构建文明社区[N];南方日报;2008年
2 张小平 张延东;营子社区管理链条向基层延伸[N];承德日报;2008年
3 彭裕臻 万水平;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路[N];中国煤炭报;2008年
4 记者 孙勇 通讯员 张华;“五位一体”新模式破解社区管理难题[N];济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剑辉 通讯员 张琪;发挥政治和制度优势 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N];惠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周琳 赖永峰;“网络协调是个好办法”[N];经济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学东 通讯员 赵峰 娄红侠;我市“居站分设”创新社区管理服务[N];东营日报;2010年
8 吴敏;建立科学有效的社区管理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3年
9 记者 肖海铃;省政协常委专题协商社区管理和农村平安建设[N];友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宾 通讯员 徐存力;辛苦换来万家暖[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宣;城市建设中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任敬喜;基于复杂网络的社区系统管理[D];青岛大学;2007年
5 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赵丽丽;中国基于社区的渔业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邱奎宁;数字社区工程信息表达与交换标准[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9 王
本文编号:71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71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