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基于灰色信息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2:38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信息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两化”融合 成熟度等级划分标准 灰色关联 灰色聚类


【摘要】: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加快我国的工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两化”融合成为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而“两化”融合的评价能够客观的反应“两化”融合的水平,并对其过程进行监测。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国内外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研究的视角主要放在对“两化”融合的定量评价研究上。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产业融合、“两化”融合的内涵、发展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两化”融合的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分析,了解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 其次,构建了“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指标体系的精简方法。基于目前国内学者在“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兼顾指标的有效性与数据的可获性,构建“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需要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指标的精简。所以在已构建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对研究对象影响较大的指标,最终确立针对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再次,提出“两化”融合的成熟度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构建“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借鉴软件成熟度模型理论和评价标准,提出“两化”融合的成熟度等级划分方法和标准,并以此作为后续基于灰色聚类构建“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时的灰类标准。在构建“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时,本文在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阈值的确定上做了改进,以现有聚类对象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均值和标准差的定量确定白化权函数阈值的一种方法。并最终构建了基于改进后的灰色定权聚类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 最后,结合江苏省的“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在收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构建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两化”融合 成熟度等级划分标准 灰色关联 灰色聚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4;F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9
  • 1.2.1 信息化11-13
  • 1.2.2 工业化13-14
  • 1.2.3 产业融合14-15
  • 1.2.4 “两化”融合15-18
  • 1.2.5 成熟度评价18-1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9-21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4 创新点21
  • 1.5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22-29
  • 2.1 “两化”融合概述22-24
  • 2.1.1 “两化”融合的涵义22-23
  • 2.1.2 “两化”融合的层次23-24
  • 2.2 灰色关联和灰色聚类24-26
  • 2.2.1 灰色关联25
  • 2.2.2 灰色聚类25-26
  • 2.3 成熟度模型概述26-28
  • 2.3.1 能力成熟度模型26-27
  • 2.3.2 成熟度模型的应用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两化”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9-36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29-30
  • 3.2 确定“两化”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30-32
  • 3.2.1 构建指标体系30-31
  • 3.2.2 指标说明31-32
  • 3.3 基于灰色关联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简32-34
  • 3.4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34-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36-43
  • 4.1 “两化”融合成熟度等级划分36-37
  • 4.2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37-42
  • 4.2.1 基于均值和标准差的灰色聚类方法的改进38-40
  • 4.2.2 基于改进后灰色定权聚类的“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40-42
  • 4.3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江苏省区域“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价实证分析43-54
  • 5.1 江苏省区域“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3-46
  • 5.2 江苏省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计算与分析46-49
  • 5.3 提高江苏省“两化”融合水平的对策建议49-53
  • 5.4 本章小结53-5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4-56
  • 6.1 全文总结54
  • 6.2 研究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宁;邱绪东;;一种基于关键因素划分的CMM软件过程改进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童有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方向[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07期

4 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年03期

5 李明;;基于灰色聚类的管网水质评价[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6 刘勇;菅利荣;刘思峰;;杂合灰色聚类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概率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12年05期

7 王娜;李钢;;企业两化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12年01期

8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9 徐盈之;孙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10 王晶;高建设;宁宣熙;;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40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040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