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网络“共和”:公民网络参与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型塑
发布时间:2017-12-10 01:29
本文关键词:走向网络“共和”:公民网络参与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型塑
【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探究网络参与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富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论者更多的受到传统研究路径的影响,而循着技术与制度的线性方向开展研究,强调在”谁改变谁”的层面做出“变化是什么“的推论。但是,单纯在理论和形而上层面讨论太容易让人产生”似是而非”的判断。本文将网络参与细分为三种功能载体,从公民网络参与和地方政府治理在实践中的互动机制为观察点来展开研究,进而对中国政府改革进程中公民网络参与促进地方政府治理革新的方式和路径做出较为深刻的分析。 文章的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网络参与和网络共和进行一般性分析,重点辨析网络参与和网络共和的内涵、外延与实质,并从宏观层面对网络参与的相关概念与特征以及网络共和的理想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探讨“网络参与是否对地方政府治理存在型塑效果?”,在肯定网络参与对地方治理创新有影响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网络参与和地方政府治理的碰撞逻辑,并进一步把过程细分为冲突和融合两个阶段,重点从中观层面上分析每一个阶段中两者的互动;第三部分是研究“如果有型塑效果,那么是怎么型塑的,也就是型塑的途径是什么?”,通过把网络参与分解为三种角色,确定出三条型塑途径,其目的是立体化展现网络对于治理的不同形式和不同方面的影响,并揭示网络参与、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之间的关系,重点是从微观层面解析每一条途径的型塑逻辑;第四部分是评价“型塑的效果如何,也就是离网络共和的差距?”,引入网络共和的理想模型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若干创新样本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治理的改进空间,以期为重构地方政府未来的治理体系提供线索。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公民网络参与型塑地方政府政府治理创新是一个多阶段复合的过程。在每个不同阶段里,三种角色安排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之间的互动处于特定的情境里,并面对着不同的核心问题。二是当公民的网络参与指向地方政府的治理时,网络参与内嵌的治理偏好和逻辑与地方政府既有的治理机制会遭遇一个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原初的制度设计被或明或暗的消解了,另一部分政策设计则留存下来,它们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制度刚性”作用,最终促成地方政府做出某些调整以适应其治理逻辑。三是作为一个变量,公民的网络参与提供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可能,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引发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它通过为关健行动者提供机会、新的资源而促动治理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0;F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良;;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2 梁莹;公民参与网络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3 韩福国;瞿帅伟;吕晓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持续力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4 吴建南;马亮;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5 顾丽梅;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赵伦军;张莉萍;;干部“网上述职”的实践与思考[J];领导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方伍;西方发达国家阳光政府的理论实践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72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27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