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全球数字劳工研究与中国语境:批判性的述评

发布时间:2021-06-30 08:06
  随着传播研究的理论、对象、方法和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一些曾被遮蔽的重要议题开始进入传播学者的视野,其中有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传播劳动研究。在传播新科技突飞猛进将劳动数字化、数字技术使用者"劳工化"的趋势下,数字劳工作为最新的分析范畴,逐渐成为传播劳动研究领域的前沿。笔者梳理了全球数字劳工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进路和最新成果,即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产消合一者和玩工,以及数字经济中的劳工组织,并从中国语境出发,呈现本土学者对该议题的思考与贡献。最后,批判性地检视了上述研究存在的局限和盲点,这同时也是数字劳工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理论创新可能的源泉。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4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型劳工议题
二、政治经济学进路的全球数字劳工研究
    1.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2.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3.产消合一者和玩工
    4.数字经济中的劳工组织
三、中国语境:本土学者的思考与贡献
四、理论反思与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另一种娱乐至死?——体验、幻象与综艺娱乐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劳动控制[J]. 贾文娟,钟恺鸥.  社会学研究. 2018(06)
[2]制造梦想:平台经济下众包生产体制与大众知识劳工的弹性化劳动实践——以网络作家为例[J]. 胡慧,任焰.  开放时代. 2018 (06)
[3]作为劳动的传播:网络视频众包生产与传播的实证研究——以“PPS爱频道”为例[J]. 吴鼎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3)
[4]劳动力商品化视角下的网络直播[J]. 张志华,董欣佳.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8(01)
[5]共享经济视阈下隐蔽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制[J]. 袁文全,徐新鹏.  政法论坛. 2018(01)
[6]关于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论争[J]. 田海舰,黄逸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7]强控制与弱契约: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家政业用工模式研究[J]. 梁萌.  妇女研究论丛. 2017(05)
[8]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J]. 吴鼎铭.  国际新闻界. 2017(06)
[9]中国与全球传播:新地球村的想象[J]. 赵月枝.  国际传播. 2017(03)
[10]信息政治经济学批判[J]. 陈世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本文编号:3257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257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