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守门人区域比较研究:以电信领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30 05:49
在区域间合作创新中,守门人扮演着知识吸收和传递的重要角色。结合多维邻近性理论,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创新网络中守门人的识别框架和贡献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1985-2017年我国电信领域的合作专利数据,对九大城市群之间的创新网络进行守门人识别和贡献度测量,并分析守门人角色构成、内外部联系特征及贡献度大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城市群在守门人数量、内外部联系强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别; 2)产学研不同角色的守门人贡献度差异显著,多数城市群的高校守门人对其所在城市群具有更大的贡献; 3)尽管区域本身在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会影响守门人的贡献度,但通过对几大类城市群的数据分析表明——双向活跃型或外向活跃型的守门人,对区域间合作创新发挥着更为显著的效用。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样本
2.1.1 研究对象
2.1.2 数据样本
2.2 研究模型
2.2.1 守门人类型划分及识别模型
(1) 守门人类型划分。
(2) 守门人识别模型。
2.2.2 守门人贡献测度模型
3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创新网络守门人及其贡献度比较分析
3.1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创新网络及其守门人分析
3.1.1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分析
(1) 城市群合作创新子网络。
(2) 认知合作创新子网络。
3.1.2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守门人识别分析
3.2 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守门人类型与贡献度的模式分析
(1) 第一类城市群。
(2) 第二类城市群。
(3) 第三类城市群。
4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理论贡献
4.3 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3806552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样本
2.1.1 研究对象
2.1.2 数据样本
2.2 研究模型
2.2.1 守门人类型划分及识别模型
(1) 守门人类型划分。
(2) 守门人识别模型。
2.2.2 守门人贡献测度模型
3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创新网络守门人及其贡献度比较分析
3.1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创新网络及其守门人分析
3.1.1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分析
(1) 城市群合作创新子网络。
(2) 认知合作创新子网络。
3.1.2 我国电信领域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守门人识别分析
3.2 城市群合作创新网络守门人类型与贡献度的模式分析
(1) 第一类城市群。
(2) 第二类城市群。
(3) 第三类城市群。
4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理论贡献
4.3 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3806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80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