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非对称条件下移动通信产品竞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0:31

  本文关键词:非对称条件下移动通信产品竞争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 产业组织 有效竞争 非合作博弈 规制政策


【摘要】: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贯彻实施,2008年5月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该竞争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市场中的竞争主体具有非对称性、竞争主体之间采用的竞争行为相互影响。从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方面来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行为正逐步趋近于有效竞争状态;竞争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不再集中于价格竞争和设置互联互通障碍。 本文围绕什么样的市场竞争状态对于移动通信市场运行最有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如何引导移动通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运营商如何确定最优产量和合理的产品价格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以电信业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以及移动通信市场结构特点进行了理论描述,并结合电信业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对移动通信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归纳。 (2)分析了作为电信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通信市场的主要特征和有效竞争的标准,从理论上说明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主体之间存在的不对称性的原因。 (3)在对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市场份额、互联互通比率、互联互通资费、规模效应等因素引入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关于产品产量确定和价格选择两个方面。 (4)考虑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主体之间的非对称性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管理规制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对移动通信市场实行市场规制的必要性,并指出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行为的复杂性和市场主体趋于大型化等因素对市场规制的影响。
【关键词】:移动通信 产业组织 有效竞争 非合作博弈 规制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电信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13-16
  • 1.2.2 非合作博弈框架下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问题研究综述16-18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4
  • 1.3.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8-19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9-23
  • 1.3.3 主要创新点23-24
  • 第二章 面向有效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结构分析24-42
  • 2.1 移动通信市场特征分析24-28
  • 2.1.1 电信与移动通信业24-26
  • 2.1.2 移动通信业的特征分析26-28
  • 2.1.3 移动通信市场结构的划分28
  • 2.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分析28-31
  • 2.2.1 有效竞争28-29
  • 2.2.2 移动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标准29-30
  • 2.2.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寡头竞争的不对称性原因30-31
  • 2.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问题分析31-35
  • 2.3.1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集中度分析31-32
  • 2.3.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结构分析32-34
  • 2.3.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34-35
  • 2.4 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发展情况分析35-41
  • 2.4.1 中国移动公司发展情况分析35-37
  • 2.4.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展情况分析37-39
  • 2.4.3 中国联通公司发展情况分析39-41
  • 2.5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因素分析与博弈模型选择42-52
  • 3.1 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因素分析42-47
  • 3.1.1 网络外部性与规模经济性对市场竞争的影响42-43
  • 3.1.2 移动通信产品的服务特征对市场竞争的影响43-44
  • 3.1.3 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性对市场竞争的影响44-46
  • 3.1.4 接入与接入定价对市场竞争的影响46-47
  • 3.2 非合作博弈下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基本模型47-52
  • 3.2.1 非合作博弈基本模型47-50
  • 3.2.2 本文选取的博弈模型50-52
  • 第四章 非对称条件下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非合作博弈分析52-67
  • 4.1 基于古诺模型的三寡头产量竞争博弈分析52-57
  • 4.1.1 模型简介与模型基本假设52-53
  • 4.1.2 模型建立53-54
  • 4.1.3 模型求解54-55
  • 4.1.4 结果分析55-57
  • 4.1.5 小结57
  • 4.2 基于伯特兰德模型的三寡头价格竞争博弈分析57-63
  • 4.2.1 模型简介与模型基本假设57-58
  • 4.2.2 模型建立58-60
  • 4.2.3 模型求解60-61
  • 4.2.4 结果分析61-62
  • 4.2.5 小结62-63
  • 4.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与规制63-67
  • 4.3.1 市场规制理论63
  • 4.3.2 移动通信市场实行市场规制的必要性63-64
  • 4.3.3 移动通信市场规制政策的选择64-6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7-70
  • 5.1 结论总结67-68
  • 5.1.1 移动通信市场现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有效竞争状态67-68
  • 5.1.2 移动通信市场的非合作博弈和竞争行为68
  • 5.2 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亮;;巴基斯坦移动通信市场步入平稳期[J];中国电信业;2011年07期

2 朱毅麟;;漫谈个人卫星移动通信[J];金秋科苑;1995年01期

3 华骁;;集成+3G:2005国内手机市场主旋律[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Z1期

4 侯e,

本文编号:982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982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