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环境下携号转网对电信运营商竞争影响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7 04:33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环境下携号转网对电信运营商竞争影响的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市场 携号转网 产业链 默契合谋 联盟 Shapley值
【摘要】:我国电信市场经历多次变革,形成了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足鼎立的局面。近20年来,政府通过推出一系列的行业政策以加强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效率、强化电信业务创新,消解历史形成的行业高垄断性。可以说,我国电信市场的巨大发展、目前的竞争特性以及市场未来走向都和政府针对电信的行业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携号转网是近5年来政府推出的一项针对电信行业的重要政策。2010年11月22日在天津海南进行携号转网政策试点,2014年在江西、湖北、云南三省扩大试点。政府希望通过携号转网政策赋予电信用户携号自由转换的权利降低用户的转换成本,达到加强各个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的目的。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携号转网对我国通信市场的影响。本文注意到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而移动互联对于电信客户的需求、电信业务的创新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和利益形成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说明携号转网政策在作用于一个具有新特性的市场。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博弈也将因此呈现新的特征。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移动通信行业影响,从通信产业链的中心——电信运营商这个主体出发构建博弈模型。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默契合谋以及纵向产业链三个角度,分析携号转网政策对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携号转网政策使得强势电信运营商的服务价格降低,削弱强势运营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巨大的市场份额的壁垒,提高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使得各个电信运营商之间坚持默契合谋的可能性降低,并且随着电信运营商服务之间替代性降低甚至存在互补性,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好;携号转网政策使得整个通信产业链内部的重要经营主体从部分结盟向整体结盟转变,同时也说明电信运营商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背景将会积极的进行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携号转网的行业政策将使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将会出现新的竞争形态,从电信客户的利益层面和电信市场的技术发展、业务发展层面看,这一政策具有持续的作用和正面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通信市场 携号转网 产业链 默契合谋 联盟 Shapley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626;F224.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论文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11-12
- 1.3.1 研究思路11-12
- 1.3.2 研究框架12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12-14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主要创新点13-14
- 第2章 携号转网政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14-27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6-19
- 2.2 国内外研究评述19-20
- 2.3 博弈理论综述20-27
- 2.3.1 古诺竞争模型21-22
- 2.3.2 斯达克伯格竞争模型22-23
- 2.3.3 伯川德竞争模型23-25
- 2.3.4 Hotelling模型25-27
- 第3章 携号转网政策及移动互联发展影响概述27-40
- 3.1 中国移动通信信市场发展历程概述27-30
- 3.2 中国携号转网政策概述30-33
- 3.2.1 携号转网政策概述30-32
- 3.2.2 携号转网政策意义32-33
- 3.3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及影响分析33-39
- 3.3.1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3-35
- 3.3.2 移动互联网对通信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影响35-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携号转网政策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短期效应40-52
- 4.1 携号转网的基本模型42-47
- 4.1.1 模型构建42-45
- 4.1.2 基本模型求解45-46
- 4.1.3 均衡结果分析46-47
- 4.2 携号转网政策短期效应分析47-51
- 4.2.1 携号转网实施后模型求解48-49
- 4.2.2 携号转网实施初期均衡结果分析49-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携号转网政策对电信运营商合谋的影响分析52-69
- 5.1 模型假设53-55
- 5.2 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模型构建55-63
- 5.2.1 电信运营商彼此独立决策下的利润分析55-57
- 5.2.2 电信运营商存在合谋时的利润分析57-59
- 5.2.3 一方背叛合谋时的利润分析59-61
- 5.2.4 双方坚持合谋时的激励条件61-63
- 5.3 携号转网政策对于运营商合谋的影响63-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第6章 携号转网政策对我国通信产业链纵向整合的影响69-86
- 6.1 模型定义与假设70-74
- 6.1.1 转换成本定义70-71
- 6.1.2 模型假设71-74
- 6.2 移动通信纵向产业链各参与者之间竞合模型74-79
- 6.2.1 产业链各参与者各自单独决策74-76
- 6.2.2 产业链部分参与者结盟76-79
- 6.2.3 产业链全部参与者结盟79
- 6.3 模型结果分析79-85
- 6.4 本章小结85-86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86-89
- 7.1 研究结论86-87
- 7.2 政策建议87-88
- 7.3 展望和不足88-89
- 致谢89-90
- 参考文献9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剑;夏大慰;;价格歧视、不对称竞争与不对称规制——以电信市场“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为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2 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克飞;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强;基于转换成本的移动通信客户携号转网意愿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6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98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