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及时运输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铁路运输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1:17

  本文关键词:及时运输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铁路运输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及时运输 信息系统 组织机构 人员配置 蒙西华中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到企业配送,小到百姓“网购”似乎都在要求我们的运输方式能够快速便利的响应市场的需求。铁路作为传统的运输方式不论过去、现在或是将来一段时间内都会在我国的运输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互联网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和人民都对铁路的运输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但是,不论需求如何变化,在“物联网”时代,唯“快”不破。只有建立快速的反应市场机制,快速服务市场的机制,才能让铁路运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运输市场中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及时高效的铁路运输方式。同时我们不能忘记,铁路的经营主体是由人组成的机构。快速的运输方式下,其技术条件与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之间是如何影响的,怎么才能让二者相辅相成,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论文从铁路运输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存的铁路运输的一些弊端和解决这些弊端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及时运输模式,简要论述了支持及时运输的技术条件。并就其中一个关键点——信息技术条件出发,论述及时运输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目标。同时,从管理学和组织学的一般性上证明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的影响过程和作用结果。并将这一理论和方法结合及时运输信息同本身的情况作了分析,将分析的方法应用至蒙西华中铁路公司的案例中。对分析既有铁路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论证过程中引入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有效地解释了信息系统如何通过改善信息传递效率来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既为铁路改进自身信息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及时运输信息技术条件下铁路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如何调整,以适应市场对运输的需求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及时运输 信息系统 组织机构 人员配置 蒙西华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2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铁路运输信息系统方面13-14
  • 1.2.2 组织学方面14-15
  • 1.2.3 在人员配置方面15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论文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铁路及时运输模式分析18-23
  • 2.1 及时运输模式的概念18
  • 2.2 及时运输模式的成因与发展18-21
  • 2.2.1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存在问题18-19
  • 2.2.2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改革19-20
  • 2.2.3 及时运输模式与一般运输产品的区别20-21
  • 2.3 及时运输铁路运输组织的技术条件分析21-22
  • 2.3.1 运能条件21
  • 2.3.2 调度及车流组织条件21
  • 2.3.3 经营主体条件21
  • 2.3.4 信息技术条件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基于及时运输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分析23-30
  • 3.1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23-26
  • 3.1.1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的技术目标24
  • 3.1.2 技术优化原则24-25
  • 3.1.3 技术优化措施25-26
  • 3.2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26-29
  • 3.2.1 架构概述26-28
  • 3.2.2 平台功能28-29
  • 3.2.3 信息交互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的影响30-41
  • 4.1 信息系统与组织结构演变30-36
  • 4.1.1 基本概念、假设和推论30-31
  • 4.1.2 三种基本组织类型31-34
  • 4.1.3 信息系统辅助下的直线职能型34-35
  • 4.1.4 比较分析35-36
  • 4.2 信息系统优化对人员配置的核算36-40
  • 4.2.1 信息系统对人员配置的作用机理37-38
  • 4.2.2 人员配置方法38-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蒙西华中铁路为例41-62
  • 5.1 蒙西华中铁路及时运输的可行性分析41-44
  • 5.1.1 运能条件41
  • 5.1.2 调度及车流条件41
  • 5.1.3 经营主体条件41-42
  • 5.1.4 信息技术条件42-44
  • 5.2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辅助下蒙华铁路货运组织的特征44-48
  • 5.3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支持下蒙西华中铁路组织机构的优化48-56
  • 5.3.1 蒙西华中铁路的三种基本组织方案49-52
  • 5.3.2 蒙西及时运输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组织方案52-54
  • 5.3.3 优化分析54-56
  • 5.4 及时运输信息系统支持下蒙西华中铁路人员配置的优化56-60
  • 5.4.1 Mk值计算过程56-58
  • 5.4.2 ΔD值计算过程58-59
  • 5.4.3 优化分析59-60
  • 5.5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和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艺;铁路企业发展信息系统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2期

2 李包罗;;医院信息系统的构成[J];智能建筑;2005年06期

3 吉桂明;;建立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1期

4 刘扬;;浅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J];工业设计;2012年03期

5 司李;;郑州市规划局“报建项目计算机审批信息系统”获“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J];城市规划通讯;1994年17期

6 梁宇;海区航测信息系统建设原则与目标设想(上)[J];交通标准化;1997年04期

7 陆可钦;;野战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分析[J];现代兵器;1997年05期

8 魏梓栋;从美国的军事行动看信息系统的特点及走势[J];信息系统工程;2000年01期

9 宋斌磊;一个小型建材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与计算机;2001年03期

10 刘海远;航运业计算机的应用及信息系统建设[J];天津航海;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家骏;;现行信息系统的评估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EUgena Staffa;;有效的减灾信息系统[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3 刘敏豪;邬倩倩;于兴康;;医院信息系统在我院门诊调剂流程的应用体会与思考[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李岩;;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韩东;孙大文;;一个信息系统生效模型及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分析[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蔡连生;;浅析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毅;许涛;;信息系统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胡石元;刘耀林;唐旭;刘洋;潘润秋;;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9 廖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引入信息工程监理机制的探讨[A];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宋子岭;;地质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凤轩;信息系统:物流的灵魂[N];中国交通报;2000年

2 张长青 姜金贵 史同波;悟透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郝宏升 通讯员 侯俊 方丽玲;河南经验:信息系统,,建得好更要用得好[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商蓉蓉;信息系统:如何从“让我用”到“我要用”[N];建筑时报;2013年

5 王甲佳;谁做企业信息系统的当家人[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韩国卿;国内保险信息系统需上台阶[N];中国保险报;2001年

7 尹伊俪;信息系统,何去何从[N];中国建材报;2005年

8 杨周南;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三大误区[N];财会信报;2005年

9 杨周南;信息系统的发展[N];财会信报;2005年

10 杨周南;建立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体系[N];财会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柴达木盆地枸杞质量安全评估与信息系统建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2 吴明渊;某些Domain的信息系统和闭包空间表示[D];湖南大学;2016年

3 王姣;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江;组织—信息系统互动动态网络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梁爱民;大型信息系统柔性体系框架多簇理论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年

6 谷勇浩;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杨文彩;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沈延森;快速可重构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9 王素芬;信息系统中信息实现过程分析及建模[D];东华大学;2007年

10 罗伟其;信息大系统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娟;信息系统变更审计的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高鹏飞;L勘察设计院信息化系统实施战略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高杉;序信息系统的同态性质[D];渤海大学;2015年

4 刘公明;云计算环境下建筑设备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常映红;实训教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周兵冰;加油站业务统计分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邓博;遂宁电力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肖洋;基于J2EE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许欢;安徽省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D];安徽大学;2015年

10 易浩滔;X企业ERP升级的实施方案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69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069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