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的物流资源分类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粗糙集的物流资源分类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资源 数据挖掘 粗糙集 分类方法 属性约简
【摘要】:针对目前物流行业在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组织调度等环节中出现的匹配精度低、调用效率差等现实问题,将物流资源分类标准作为切入点,以行业内现有资源分类体系为基础,结合实际样本数据,提出基于粗糙集的物流资源分类方法。首先以粗糙集理论为指导,对物流资源属性进行约简,然后从数据挖掘的角度进行基于属性重要度的资源分类,最终分析得出资源分类规则,以此为物流资源整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跨学科重大项目(No.CDJZR12118801) 重庆市应用开发项目(No.2014yykfa40006)
【分类号】:F259.23;TP18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帅辉;王旭;常兰;;物流资源整合系统的两阶段利益分配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3期
2 田帅辉;王旭;王振锋;常兰;;基于客户效用最大的物流资源整合决策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23期
3 林晓伟;舒辉;陈明;;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协同框架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4 张潜;;基于共同配送的城市物流优化方案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S1期
5 童一飞;李东波;;基于属性的网格资源动态聚类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4期
6 李双跃;龙红能;殷国富;姜华;;基于特征的制造工艺资源建模与检索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6期
7 邓爱民;王少梅;汪利君;;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3期
8 黄超,黄必清,李春平;物流资源网格环境中资源集成框架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05期
9 郑岩,黄荣怀,战晓苏,周春光;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模糊聚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绍方;周凤;;基于细菌觅食的FCM聚类算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6年11期
2 唐义;;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11期
3 吴先锋;李山河;;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物流联盟资源整合模型[J];物流技术;2015年16期
4 丁海鹰;;物流运输最优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品牌;2015年05期
5 毕克克;牛占文;赵楠;彭巍;仝克宁;;基于AHP与IFS的单件生产模式下制造需求与资源匹配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10期
6 刘璞;李晓璐;黄春萍;曾珍香;;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物流资源配置国内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5年09期
7 王旭;谢沐男;邓蕾;;基于粗糙集的物流资源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年14期
8 马海洲;郭晓燕;王晓川;;多船只联合通信中的网络优化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年02期
9 顾军;田帅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物流资源整合全生命周期模型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10 戢晓峰;普永明;梁斐雯;覃文文;;交通管制时限条件下城市物流配送优化双层规划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根保;常兰;田帅辉;邓小聘;;基于灰色组合决策法的供应链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年04期
2 王旭;田帅辉;王振锋;;面向物流任务的跨组织边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年02期
3 王晓立;马士华;;多级供应链服务时间窗下物流资源整合优化[J];系统工程;2010年12期
4 林强;孙文聪;郝艳丽;;考虑风险、贡献和时间效用的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模型[J];工业工程;2010年02期
5 黄晓伟;何明升;;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夏伟怀;陈治亚;李燕群;;基于多目标决策模型的物流资源整合效率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7 舒辉;;试论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J];标准科学;2009年10期
8 邹辉霞;高新艳;;基于突变理论的供应链突发信用风险模型[J];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9 吴朗;;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05期
10 兰洪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对象与过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兆雷;范颖;王爱云;;粗糙集理论及进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年05期
2 徐伟华;张文修;;覆盖广义粗糙集的模糊性[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6期
3 石杰;;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唐彬;;粗糙集理论和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8年03期
5 胡军;王国胤;;覆盖粗糙集的模糊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燕红文;康向平;张丽;;依赖空间与粗糙集理论[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09期
7 林国平;;覆盖广义粗糙集与信任函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石平;祝峰;朱培勇;;基于抽象相关关系的粗糙集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成新文;陈国超;李琦;;关于粗糙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10期
10 林治;张璇;;粗糙集理论的应用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文航;陈善本;王兵;;粗糙集理论在焊接中的应用综述[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2 尹宗成;;粗糙集理论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邹刚;滕书华;孙即祥;陈森林;敖永红;;一种粗糙集优化协同原型模式约简分类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葛丽;傅彦;;粗糙集在科学数据属性约简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5 陈雪飞;;粗糙集分类中耦合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肖健梅;芦晓明;王锡淮;;集装箱起重机防摇系统粗糙集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印松;冯康;;主汽温调节系统性能评价的粗糙集实现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红萍;万程亮;金彦丰;;应用粗糙集理论的对抗效果权重确定方法[A];2009’中国西部地区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莉;周献中;;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钢材力学性能预测中的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10 卓明;王丽珍;谭旭;;基于粗糙集近似集扩展的规则提取算法[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希骜;概率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唐孝;基于粗糙集的知识发现方法及其在ECG信号识别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曾凯;邻域粒化粗糙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鲍忠奎;面向不确定信息系统的粗糙集扩展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薛佩军;正负域覆盖广义粗糙集与知识粗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孔芝;粗糙集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7 秦中广;基于粗糙集的交叉研究及其在中医诊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少辉;知识发现中粗糙集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3年
9 邓大勇;基于粗糙集的数据约简及粗糙集扩展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孙英娟;基于粗糙集的分类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飞;粗糙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何理荣;粗糙集理论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德齐;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杨礼;基于粗糙集的公路交通安全预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聂萌瑶;基于泛系串并模型的粗糙集概念扩展与拓扑空间[D];兰州大学;2015年
6 徐鹏;基于粗糙集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精细化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宇航;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张曼;基于粗糙集和包含度的聚类分类算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9 车世远;基于群搜索优化粗糙集的脑科学数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林哲;基于粗糙集的马田系统研究及其在银行直接营销客户分类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23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22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