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不同物流方式下蓝莓品质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1:08

  本文关键词:不同物流方式下蓝莓品质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蓝莓 物流方式 品质检测 电子鼻 气相质谱联用


【摘要】:水果流通过程一般包括运输、贮藏和销售等环节。目前,减少水果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已成为农产品行业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伯克利蓝莓为材料,模拟常温链和冷链两种物流方式,通过对蓝莓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振动时间、包装方式及温度对蓝莓运输、贮藏及货架阶段的品质影响。本文通过对运输阶段不同振动时间蓝莓的品质变化研究,常温物流条件下蓝莓货架期品质变化研究,冷链物流条件下蓝莓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物流过程中的运输阶段,对蓝莓常温及低温两种物流方式下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时间的长短对蓝莓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随振动时间的延长,蓝莓的感官评分、硬度、咀嚼性、TA及VC含量均下降,且振动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SSC含量则随振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比较相同振动时间不同温度下蓝莓品质变化,发现低温有利于蓝莓维持较高的花青素含量,延缓硬度、咀嚼性、TA及VC含量的下降,其中温度对蓝莓VC含量影响最显著,在振动60min时,与对照组相比常温组VC含量下降26.97%,而低温组下降8.85%。实验表明低温对蓝莓品质的保持具有更大的意义。对蓝莓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实验结还表明,利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可以区分运输阶段不同振动时间的蓝莓,但不同分析方法各有侧重。(2)在常温物流过程的货架阶段,对蓝莓常温及低温货架期品质进行研究,发现两种货架模式下蓝莓品质变化均表现为:随货架期延长,蓝莓好果率、硬度、咀嚼性、花青素、TA及VC含量下降,且振动时间越长,货架后期蓝莓劣变速率越快。与对照组相比振动40min的蓝莓好果率最低,与货架第1天相比,在货架第5天时常温及低温货架(振动40min组)好果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4.02%、27.55%。蓝莓SS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振动40min组在常温货架第5天SSC含量维持在11.61%,低温货架SSC含量控制在13.5%。实验结果表明运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蓝莓货架期品质,低温比常温更有助于蓝莓货架期上述品质的保持,实验结果还表明利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可快速区分不同振动时间及不同货架温度下的蓝莓。(3)在冷链物流的贮藏阶段,对不同包装方式下蓝莓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与泡沫箱包装(Y1)相比,采用泡沫箱结合PET塑料盒包装(Y2)的蓝莓在贮藏期好果率、硬度、SSC、TA及VC含量更高,但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期咀嚼性影响差异较小。在贮藏54天时,泡沫箱包装组好果率为41.18%,泡沫箱结合PET塑料盒包装好果率控制在56.61%。实验结果说明,即使在冷链物流条件下,包装方式对贮藏期蓝莓品质也有影响。此外,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期挥发性物质含量及种类也有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利用电子鼻结合GC-MS检测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包装方式及不同贮藏期蓝莓的快速检测。(4)在冷链物流货架阶段,对蓝莓常温及低温货架期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低温货架且采用泡沫箱结合PET塑料盒包装(Y2)可保持蓝莓较高的果实品质,其好果率在货架第5天时保持在82.17%,而常温货架并采用泡沫箱包装(Y1)的蓝莓好果率仅为41.23%。在货架温度相同时,Y2包装更有利于保持蓝莓货架期较高的SSC、TA及VC含量,但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货架期硬度、咀嚼性和花青素含量影响较小。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不同货架温度对蓝莓品质有影响,但对其品质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贮后货架期蓝莓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结合GC-MS检测分析技术可实现对不同包装方式及不同货架期的蓝莓进行快速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25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伟平;;超级水果蓝莓[J];环境;2012年07期

2 闫和雷;蓝莓业开发大有前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05期

3 孙波;BEKHIT A E D;王坤波;MSAON S L;;不同品种蓝莓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10期

4 范仲先;;蓝莓的栽培技术要点[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8期

5 胡勇;张福生;徐宏;陶龙;;鲜食蓝莓产地保鲜技术研究初报[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年04期

6 孟宪军;孙希云;朱金艳;李斌;高哓旭;;蓝莓多糖的优化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7 解利利;张a\;孙金才;;蓝莓冻果多酚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8 孙书伟;;蓝丰蓝莓初代诱导相关因素的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冯进;李敏;曾晓雄;李春阳;;大孔树脂纯化蓝莓叶多酚及其组成分析[J];食品科学;2013年10期

10 徐云;徐建;王婷婷;王鑫;李明伟;;功能性保健食品蓝莓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孟强;李凤全;;蓝莓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李亚东;吴林;;蓝莓浆果——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产业[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相雯;郑先哲;刘成海;刘海军;;蓝莓中萃取花青素的纯化特性分析和工艺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国华;鲁俊清;;长白山区蓝莓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尹德洁;苏淑钗;侯智霞;石德山;唐中秋;朱万昌;;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种质资源调查初报[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梁晨;刘翠;赵洪海;;蓝莓贮藏期病原菌的鉴定及病菌的温度效应[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怀宇;张力思;刘庆忠;;高丛蓝莓离体叶片再生与组培快繁研究初探[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韩丽娟;王光野;徐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种子萌发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刘庆忠;赵红军;郑亚芹;王侠礼;石立岩;;美国脱毒高灌蓝莓新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亚云;苏海涛;;蓝莓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窦玉英;塞北春城看蓝莓[N];河北科技报;2005年

2 何国刚;蓝莓成为市场新宠[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锐;掀起蓝莓的盖头[N];吉林日报;2002年

4 史发奎;溧水蓝莓在京城走俏[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生荣;“海啤”依托“蓝莓战略”破浪远航[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6 张跃超;果品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蓝莓[N];农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宋冬梅;海拉尔与“蓝莓”的绿色交响[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8 宋丹雷邋史江敏;保护野生蓝莓迫在眉睫[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琦;“蓝莓局长”[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朱汉多;仙居建成我省首个蓝莓基地[N];台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玉冬;机械采收蓝莓振动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方海峰;壳聚糖/牛蒡/明胶/甘油复合膜制备及其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张良;蓝莓酒酿酒酵母及其基因工程改良菌发酵动力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班兆军;浆果中天然抗菌成分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黄晓杰;采后处理对蓝莓果实衰老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李冬男;蓝莓原料品质特性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海滨;蓝莓植株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建模及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8 李志鹏;蓝莓采摘机采摘策略及轨迹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二雷;蓝莓花青素高纯提取物的制备技术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姜爱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生化代谢及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小路;蓝莓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黄超;蓝莓对大、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4 肖化兰;广东省蓝莓生产现状及蓝莓主题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5 黄婷;蓝莓酒的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于悦;生物活性膜的制备及其对蓝莓和甜樱桃保鲜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李立佼;南高丛蓝莓绿枝扦插促根技术与生根机理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焦妍津;利用蓝莓果渣生产挤压膨化食品的工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安晓婷;蓝莓渣多酚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伟丽;蓝莓酒酿造方法对花色苷含量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31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231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