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白工业园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与挑战
本文关键词: 中国与白俄罗斯合作 中白工业园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机遇与挑战 出处:《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在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国以最大的诚意,秉着“亲、诚、惠、容”的理念,与多个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丝绸之路沿线较长,从东至西,远达欧洲,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必然比亚太地区国家要多一些条件,多一些难题。中国以白俄罗斯为基点,打造中白工业园,搭建中国与欧洲国家贸易相通的桥梁,为中国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便利条件。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发展,以政治合作加强外交关系,若能成功打通“一带一路”的合作线,中国将会在国际格局中多一些战略伙伴,少一些利益分歧,对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白工业园被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是中国对外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受到两国高层的高度重视。本文追溯中白工业园的历史积淀直至中白两国有成熟的机会进行全方位的双边合作,并以“招商局商贸物流园”为例,论述中白两国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难题,由此引发中国对外合作中存在的挑战的思考。本文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项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通过与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比,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进而阐述中国开展双边合作时,在把握自身的优势的同时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重重挑战,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开启国际合作新局面。中白工业园如何顺利开展,有哪些机遇又有哪些挑战,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中白工业园将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合作的典范,促进中国与各国更加和谐、顺利地合作。值此中白建交25周年之际,此时恰逢“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从中白工业园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与挑战这一主题更加值得关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tie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Especially after General Secretary Xi Xi put forwar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with the greatest sincerity, held the concept of "close, sincere, generous and tolerant". To carry out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with many countries. The Silk Road is longer along the Silk Road, from east to west, as far as Europe. Cooperation with European countries is bound to be more conditional and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f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ina takes Belarus as the basic point. To build an industrial park between China and Belarus,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in trade, to provide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Central Asia, and other regions, to promot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o strengthen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political cooperation. If we can successfully open up the line of cooperation of "Belt and Road", China will have more strategic partners and fewer differences of interest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iplomacy of the great powe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ino-White Industrial Park, known as the "pearl" o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the focus of China's foreign initiative "Belt and Road".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Sino-Belarus Industrial Park until China and Belarus have the mature opportunity to carry out all-round b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take the China Merchants Bureau Trade and Logistics Pa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ino-Belarusian cooper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llenges in China's foreign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we find ou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n explain that when China develops bilateral cooperation, it shoul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big country while grasping its own advantages,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overcome many challenges. Constantly innovat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opening up a new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ow can the Sino-White Industrial Park develop smoothly, what ar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China-Belarus Industrial Park will serve as a model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of "Belt and Road", and will promote more harmonious and smooth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On the occasion of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Belarus, At this time, the summit forum of "Belt and Road" has just ended, and the theme of the prospect and challeng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Zhongbai Industrial Park is even more worthy of atten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5;D822.35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军峰;全球化浪潮对国家主权的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陈乐平;新世纪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J];岭南学刊;2002年02期
3 张治武,张涛华;对国家主权的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宋智萃;试论区域一体化法律制度对国家主权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青建;国家主权理论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黄晓辉;黄喜春;;论国际经济机制与国家主权的和谐共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杜国胜;;法理学视野下国家主权的本质属性[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8 王舒毅;;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初探[J];保密工作;2012年09期
9 泽夏;经济国际化趋势对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J];战略与管理;1995年03期
10 杨云鹏;发展生产力与国家主权[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明;陈国良;宋涛;;新时期维护国家主权思想理论的奠基者[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2 洪永红;;吸引外资与维护非洲国家主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3 赵月枝;;数字时代中国对国家主权和技术自治的维护:希望、讽刺与不确定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张晓声;;WTO争端解决中的国家主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5 薛桂芳;马英杰;胡增祥;;论中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6 曹泳鑫;;和谐世界的历史基础:国际体系转型与理论反思[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7 John B.Bellinger;季烨译;;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8 史小红;;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义”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爱勤;;论菲律宾以“国家安全原则”主张南海诸岛主权的国际法法理悖论[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大华;朱蕾;;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欧阳志远;国家主权视野下的科学主权[N];光明日报;2009年
2 武警陕西省总队 向军;网络主权也是国家主权[N];解放军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黄广南;志存高远:突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N];海南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严正 马剑;国家主权不可侮[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云龙;国家主权过时了吗?[N];学习时报;2001年
6 钟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N];人民日报;2013年
7 山东检验检疫局 姜军;行使国家主权 维护全民利益[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媛 本报通讯员 田义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保障国家和平发展[N];法制日报;2013年
9 杨均平 刘旭;生态问题与国家主权[N];中国国防报;2001年
10 ;《国家主权新论》[N];福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2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晓明;全球化压力下的国家主权[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刘文波;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于海洋;帝国主义批判与世界国家的规范性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英;网络化时代的国家主权[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段元秀;论国家主权的变动及新型国家主权观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长谦;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挑战与国家的应对[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王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红彦;均势条件下国家寻求安全的行为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蕊;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问题[D];吉林大学;2015年
7 东野英男;小国的对外策略选择[D];外交学院;2016年
8 毕波;科学技术发展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9 张雪;论国际组织中的国际授权[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王雪静;北京申奥片中的我国国家形象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25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52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