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尼泊尔双边贸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07:35
本文关键词: 中尼贸易 双边贸易 贸易规模 贸易指数 出处:《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有记载以来,中尼两国通商已有1500年历史,虽然两国贸易额仅占中国贸易总额很小的比例,但自2004年尼泊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尼两国的贸易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表现成为发达国家的“眼中钉”,各项贸易政策和隐蔽的贸易壁垒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处碰壁,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与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中国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合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尼泊尔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市场的重要纽带,因此,发展中尼贸易,无论对中国还是尼泊尔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对中国而言,中国可以利用尼泊尔独特的条件打开南亚市场的大门,同时推动西藏地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尼泊尔一直未摆脱印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控制,使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尼泊尔想要摆脱贫困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就应该需要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 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笔者前往西藏拉萨樟木口岸和尼泊尔各大城市调研,收集论文所需的关键数据及相关资料,并切身体会到中尼贸易基础设施条件的落后和尼泊尔商品对当地藏民生活的影响,因此,笔者选择研究中尼贸易,既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梳理和总结,更是对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 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首先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和边境贸易理论等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先从宏观上对中尼两国双边贸易额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解析,然后微观上对两国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尼两国贸易现状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关系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目前,对中国和尼泊尔双边贸易的研究大都局限在某一方面,例如对中尼贸易现状分析研究和中尼贸易限制条件的研究,实证分析和综合研究很少,因此本文运用传统贸易理论知识对中尼小额传统贸易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为其他小国贸易研究提供依据,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通过数据和指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对尼泊尔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尼泊尔对中国贸易联系不紧密;中尼两国的出口相似程度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强;中尼两国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尼两国贸易存在着联系不紧密、规模小、中方顺差过大、商品贸易结构单一、贸易关系不稳定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尼双方经济差距大、印度方面因素、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缺乏服务平台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三点建议政策:中尼两国要足够重视边境贸易发展,制定长期的经贸合作战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文化交流,提高双方市场和产品认知,从而促进经贸合作;完善现有的贸易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更多信息共享中心,成立市场网络连接系统,为两国企业进行贸易提供方便;中方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贸易条件;充分开发尼泊尔潜力产业,寻求新的贸易合作领域,利用各方所长,刺激双边贸易增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平;;论发展中国边境贸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2 董莉英;;西藏地方与尼泊尔贸易试述[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3 林今淑,李光哲;中朝边境贸易的现状及其对边境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4年05期
4 杨丹;张宝仁;;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2年02期
5 卢晓昆;;论尼泊尔与印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6 张建中;;广西与越南贸易对广西GDP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7 章丽群;;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J];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03期
8 杨小娟;;我国边境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现实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苑涛;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10 刘秀玲,谭会萍,朱瑞雪;绿色边境贸易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152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52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