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对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21:22

  本文选题:工作任务 + 物流管理 ; 参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08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升高。而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有效对接,本文分析了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对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对接的思路及具体课程开发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in logistics industry is increasing. The core of the conn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the effective docking of cour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ock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in the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linking the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the work task and the specific cours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分类号】:G712.3;F25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于红梅;于宝山;;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及其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贯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刘雅斌;;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刘畅;;中职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研究——“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贾劲松;许辉;;基于课程目标基础上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4期

5 陈仁华;;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5年03期

6 周杰;;开放大学中高职衔接机制下护理专业的教学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02期

7 康莹;;浅谈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的开发[J];中国市场;2012年2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珊;武汉城市圈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唐艳;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肖艳婷;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启娴;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兴余,陈焕章;高职课程实操协调衔接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12期

2 王明伦;高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J];中国培训;2002年05期

3 瞿光唐,陆平;高职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刍议[J];职教通讯;2002年08期

4 高杰;高职课程的设置与设计[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5 方长福;高职课程的结构[J];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07期

6 吕鑫祥;现代社会高职课程的基本理念[J];职教通讯;2003年09期

7 凌云;论高职课程资源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4年03期

8 李超任;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上海两门高职课程入选精品[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10 吴建设;中加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及启示——以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朝晖;刘利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职课程改革[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清彬;;高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探索[A];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原;;农科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栾一凡;渠晓伟;;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应樱;徐红专;;在会计职业岗位层次变化中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延静;;调查与统计课程改革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8 郑琦;;以能力为本位、项目化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匡瑛;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一体化制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展画 程江平 徐敏娟;从“三拓”入手实现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陶璐璐;高职课程打破传统框架[N];中国纺织报;2013年

4 刘育锋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中高职课程衔接: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王泉;我省高职课程借脑香港理工大[N];湖北日报;2008年

6 范绪锋;高职课程寻求“解压缩”[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高职课程目标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柳连忠;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孔鹏珂;高中、高职课程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蒋满英;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慧君;“以生为本”的高职课程设置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付俊薇;主要发达国家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7 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张盈;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德香;基于系统论的高职课程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金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02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902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