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常温物流下大菱鲆菌相变化规律与优势腐败菌鉴定
本文选题:大菱鲆 + 优势腐败菌 ; 参考:《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05期
【摘要】: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将传统选择性培养基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相结合,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探索模拟常温物流下大菱鲆的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腐败菌。结果表明:模拟常温物流下,传统分析与16S r DNA序列分析均表明,大菱鲆初始菌相与贮藏末期菌相明显不同。经16S r DNA序列、NCBI数据库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表明,大菱鲆末期菌相主要有气单胞菌(Ameromona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 sp.)、红杆菌(Rhodobacteraceae sp.)、发光杆菌(Photo bacterium sp.)、变形杆菌(Gammaproteobacteria sp.)、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拟杆菌(Bacteroidales sp.)和腈基降解菌(Nitriliruptoraceae sp.),其中气单胞菌(Aeromonas sp.)和肠杆菌中的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和哈夫尼氏菌(Hafnia sp.)为大菱鲆模拟常温物流下的优势腐败菌。
[Abstract]:Taking turbo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raditional selective medium method and 16s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method were combined,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law of bacteriological change and dominant spoilage bacteria of turbot under simulated normal temperature log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iginal bacteria phase of turbot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te storage phase by traditional analysis and 16s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alignment of 16s r DNA sequ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the main bacteria in the terminal phase of turbot were (Ameromonas sp.), bacterium sp.), sp. (Aeromonas sp.) and Nitriliruptoraceae sp.), And Citrobacter sp. from Enterobacter sp. And Hafnia sp. It is the dominant spoilage bacteria of turbot under the simula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logistics.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技术创新基金(14C26213712172)
【分类号】:TS25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丽丹;李蕾蕾;王素英;董世瑞;;冰温贮藏中南美白对虾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腐败能力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05期
2 郑振霄;周聃;冯俊丽;金仁耀;戴志远;;冷海水保藏下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荣;张彩丽;孙博文;刘尊英;;模拟常温物流下大菱鲆菌相变化规律与优势腐败菌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05期
2 郭全友;董艺伟;李保国;王磊;姜朝军;;淡腌青鱼中木糖葡萄球菌碳源代谢能力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10期
3 赵亚;张平平;王淑敏;石启龙;;赤藓糖醇对南美白对虾肉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状态图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萍;李学英;杨宪时;迟海;黄洪亮;;低温贮藏过程中鱿鱼细菌组成的变化及优势腐败菌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5年06期
2 李婷婷;丁婷;邹朝阳;周凯;仪淑敏;励建荣;;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彩理;郭晓华;苑德顺;滕瑜;;不同生长阶段大菱鲆的氨基酸评价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2年01期
2 雷霁霖;大菱鲆的营养和美食[J];中国水产;2004年04期
3 张海珍;李健;王群;刘淇;周一兵;;中草药对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残留消除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4 牛宝卫;任艳;栾东磊;董士远;曾名ng;;不同宰杀方式对大菱鲆保鲜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08年03期
5 孙玉增;高继庆;徐英江;秦华伟;;铁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J];齐鲁渔业;2006年05期
6 张喜昌;张卫;薛凌云;张弼;金美芳;刘元令;刘淑芬;;繁茂膜海绵、抗生素和加大水交换量对大菱鲆水环境中病原细菌调控效果的比较[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7 崔正翠;许钟;杨宪时;郭全友;李学英;;大菱鲆冷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与货架期[J];食品科学;2011年02期
8 谭志军;翟毓秀;冷凯良;王志杰;郭萌萌;王群;邢丽红;刘艳萍;王瑜;;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的消除规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9 李婷婷;刘剑侠;徐永霞;李学鹏;仪淑敏;李钰金;贺稚非;励建荣;;大菱鲆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J];中国食品学报;2014年07期
10 王彩理;任红梅;刘从力;;大菱鲆冻鱼片的制作及其质量控制[J];农产品加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会萍;王莲芝;;基于C#的大菱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2 刘洋;陈松林;孟亮;张玉喜;;一种新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CXC趋化因子的克隆、鉴定与表达分析[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刘德月;;达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郭华荣;黄冰;张士璀;;大菱鲆白化病的白化机理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雷霁霖;刘新富;马爱军;;大菱鲆的引进与驯养试验[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玉全;张海艳;李振东;李健;王清印;;液态氧增氧技术养殖大菱鲆的效果分析[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纪伟;张培军;;转“全鱼”溶菌酶基因大菱鲆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8 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郭黎;雷霁霖;杨志;曲江波;;大菱鲆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郭黎;雷霁霖;杨志;曲江波;;大菱鲆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雷霁霖;马爱军;;大菱鲆的引种示范及对产业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学信 郭敏;山东大菱鲆产业喜忧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雪筠邋通讯员 李波 宋宗岩;大菱鲆:恢复元气 价格回升[N];威海日报;2007年
3 周里;兴城成立国家大菱鲆良种场[N];辽宁日报;2008年
4 记者 丛琳娜;420尾法国大菱鲆种鱼“游”进威海[N];威海日报;2009年
5 李国江 穆俊山 贾桂田 滕家麟;大菱鲆近期价格一路下滑今后走势稳中有升[N];中国渔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永生;大菱鲆造就大产业[N];农民日报;2003年
7 农宝;大菱鲆引进二十年兴衰历程[N];中国渔业报;2012年
8 记者 张丽华;去年全市大菱鲆产量8580吨[N];威海日报;2012年
9 水易旺;大菱鲆 病害为什么这么多[N];中国渔业报;2014年
10 山东省莱州市水产局 穆俊山 李国江 马家强;如何配制大菱鲆饲料[N];中国海洋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振;大菱鲆性别决定机制与染色体组工程育种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庆超;饲料调控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营养素感知与代谢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初步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魏艳洁;复合蛋白源替代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饲料中鱼粉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邢孟欣;养殖大菱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邢士超;大菱鲆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迟良;大菱鲆消化系统及相关蛋白酶发生发育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7 黄智慧;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及遗传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任秉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细胞体外培养、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繁殖条件及病毒疫苗研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刘兴旺;大菱鲆及半滑舌鳎蛋白质营养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洋;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5种趋化因子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鹏飞;大菱鲆养殖环境细菌多样性分析及水产病原菌基因芯片检测体系的构建[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田岳强;大菱鲆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长性状微卫星标记筛选[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广宁;大菱鲆微卫星标记的群体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蔡胜昌;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和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徐利永;大菱鲆低温条件下生长性能研究及生长性状遗传力的估计[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W,
本文编号:2115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11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