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区域物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15:11
【摘要】:基于城市物流的投入产出指标,借助Malmquist非参数指数模型和ESDA探索性数据分析,从时空分布上对2006—2013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考察期内江苏省城市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平均6.2%的负向增长率,技术进步-7%的负向"增长效应"是其下降的源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提升0.1%和0.8%,共同促进效率改善的"追赶效应"达到0.9%的正向增长力。在空间分布上,苏南、苏北和苏中等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显著,呈中部"塌陷"南北梯度下降趋势;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地理分布上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和低流动性的特征,各个市域若要脱离原来的集群存在一定的困难。据此提出撬动城市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Abstract]: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index of urban logistics, with the help of Malmquist non-parametric index model and ESDA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13 prefectural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3 in term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urban logistics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achieved an average negative growth rate of 6.2% in terms of time distribution, and the negative "growth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7% is the source of its decline.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were increased by 0.1% and 0.8% respectively, and the "catch-up effect"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was 0.9%.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the south, north and middle of Jiangsu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of "collapsing" north-south gradi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regi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regional logistics has a serious path dependence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it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low mobility, so it is difficult for each city to break away from the original cluster. Based on this, the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logistics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样本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建模及其应用研究”(7130106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区域性碳交易平台的系统研究”(11YJAZH084) 中央高校专项(2015JDZD11)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SJLX_0538)
【分类号】:F2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峰,张丽立,安进;怎样认识区域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10期

2 李佳;;区域物流需求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7期

3 张旭;;区域物流协同促进产业平衡发展[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7期

4 毛太田;;网络环境下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5 谢晓燕;吕琳娜;;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述评[J];物流科技;2012年01期

6 王玉君,宋戈平;区域物流市场与市场竞争博弈[J];技术经济;2003年06期

7 华蕊;浅析我国区域物流体系[J];物流科技;2004年08期

8 朱玲玲;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物流[J];物流技术;2005年06期

9 陈洁,李引珍;区域物流运作战略与平台规划[J];甘肃科技;2005年09期

10 路万涛;;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兴中;陈宪忠;;提升区域物流能力 促进承接产业转移[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蓝永耀;;发展跨区域物流 促进大西南经济[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崔世华;王劲恺;钱红波;;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策略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韩作生;李锡良;;基于AHP的山东省区域物流研究及对策建议[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凤荣;金俊武;;基于改进的灰色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成本预测[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向东;鄂着力建设武汉泛区域物流市场[N];中国水运报;2006年

2 余小玲;时代呼唤现代区域物流业[N];光华时报;2006年

3 汪鸣;开局之年区域物流的展望[N];国际商报;2006年

4 胡睿;在竞合中做大区域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李子俊;共促南京区域物流合作与港口互动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徐文静;跨区域物流[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蔡立军 通讯员 蔡双双;明确“标准”定位 构建区域物流航母[N];中国冶金报;2012年

8 蔡圣发 张金霞;合肥争雄中部区域物流市场[N];市场报;2006年

9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李晓方 余汶滨;珠海邮政发展区域物流业绩斐然[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黄虎;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丽萍;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周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谈贵军;区域物流成本统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岳峰;不确定信息环境下区域物流能力柔性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朋飞;基于灰色理论的成都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明珍;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海静;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孙战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厦漳泉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5 杨蕾;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6 邱伟杰;闽浙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莉群;基于SD分析的吉安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苑永军;大庆市“网状交织”型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黄文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预测及效率分析[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10 邵宁荃;基于轴辐网络构建的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96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296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