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研究
[Abstract]:The key to reduce the cost of real economy enterprises is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 adjustmen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cost reduction caus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ur country real economy enterprise cost is on the high side overall, partial cost still has further rise trend. This is related to the resource endowment,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mperfect system reform and the imperfect current policy. The essence is that the transaction cost is high,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is not straightened out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slow.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values measur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multi-country development law, it is found that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axes and fees, financing costs,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institutional transaction costs and logistics costs all have some room for decline, while labor costs, land costs, etc. Energy raw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will rise further. Cost reduction must be based 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o reduce, who will, and how to,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key breakthroughs, market decisions and government promotion, and policy guidance with enterprise-led leadership.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esent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the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inkage, on the one hand,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short-term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guide the cost of enterprises to decline rapidly within the expected scope, on the other h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ystem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ost of the entity enterprise is falling continuously and steadily for a long tim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reform risk.
【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16年度重大课题“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5.3;F2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媛媛;刘斌;;劳动保护、成本粘性与企业应对[J];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2 许建国;刘源;;关于宏观税负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3 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安体富,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吴晓华;郭春丽;王元;李清彬;刘方;易信;成卓;;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2 郭晓雷;;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率短期变动特征研究——对生产指数编制基本假设的检验[J];调研世界;2017年07期
3 姜颖;沈建峰;;正确评估《劳动合同法》适时修改《劳动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程大中;郑乐凯;魏如青;;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再评估[J];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05期
5 于浩洋;王满;黄波;;内部控制质量、供应商关系与成本粘性[J];管理科学;2017年03期
6 高鹏;袁彦娟;;服务业价格管制放开效应研究——以卫生行业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05期
7 赖施云;;三种口径评价我国宏观税负水平[J];时代金融;2017年12期
8 梁上坤;;媒体关注、信息环境与公司费用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02期
9 潘红波;陈世来;;《劳动合同法》、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年04期
10 夏艺珊;;代理问题产生成本粘性的原因及其优化[J];中国市场;201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滨;;FDI技术溢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2 刘彩凤;;《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企业解雇成本与雇用行为的影响——来自企业态度的问卷调查[J];经济管理;2008年Z2期
3 薛云奎;白云霞;;国家所有权、冗余雇员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4 李波;;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与评判[J];税务研究;2007年12期
5 郭玉清;连晨浩;蒋冉;;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的估算[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6 刘新利;;我国宏观税负成因及国际比较[J];中国税务;2007年03期
7 廖楚晖;胡涛;;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判断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06年12期
8 黎建飞;;《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背景与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贾明琪;付春香;李秉文;;新形势下的宏观税负问题探讨——基于税收平滑线模型的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安福仁;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透视与政策调整取向[J];财贸经济;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亚莲;;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J];中国市场;2008年22期
2 胡余清;;再论收入分配的核心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J];商业经济;2009年14期
3 汪玉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J];理论参考;2010年07期
4 周树高;丁元;;就业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冯帆;;论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关系[J];中国外资;2012年04期
6 李济广,“新形势下理顺收入关系的对策”课题组;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强化措施[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周振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及功能完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8 张娣英;“以人为本”缩小收入差距之对策分析——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新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4年01期
9 潘成夫;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4年04期
10 刘素霞,杜宽旗;劳动力分工、贸易效率与收入分配关系[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静;杨志云;;构建和谐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长德;;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任瑞平;;确定收入分配原则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钟卫华;;“四主型经济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关系[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姚先国;;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 全民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困境和出路[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7 徐斌林;;政府转型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杨时旺;;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 理顺工资关系[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9 韩明希;;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李玲娥;;论政府对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韶;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整[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建刚;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形成一套社会利益协调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记者 木佳;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应是转方式的切入点[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记者 徐培英;十二五收入分配关系调整重点是提低控高[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思佳;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不能再等[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仇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才能有效扩内需[N];证券日报;2012年
7 记者 陈二厚 齐中熙 郭奔胜;现在的分配,发多发少没规矩[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资深媒体人士 梁发芾;国富与民富的历史纠结[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体制性因素导致收入分配关系扭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建立公平共享的分配格局[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樊亚妮;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需求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程雯;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苏泰;老挝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胡莹;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田磊磊;山东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33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