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考虑碳排放的网购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双层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7:5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网上购物日益普及,网购环境下的物流末端配送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网购物流末端配送具有用户规模大、地域分布广,且订单具有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等特点,使得城市末端配送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配送路线规划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配送企业间同质化竞争,配送网点重复建设,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量配送车辆投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对环境的污染;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物流的环境下,企业在配送成本核算方面,未充分考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缺乏对碳排放成本的考虑。且当前配送企业间缺乏合作,仍独立进行配送活动。基于此,本文选择网购物流城市末端配送车辆路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考虑碳排放成本核算方法和共同配送对末端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建立考虑碳排放的网购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双层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首先,介绍考虑碳排放的网购物流城市共同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网购物流的特征、网购物流城市配送现存问题和配送模式,选择符合网购物流特征的中转站及末端网点共用的共同配送模式,以期通过该模式的应用缓解城市配送现存问题。为响应国家低碳发展的号召,本文对碳排放做了相关研究,确定将碳排放加入到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考虑因素。通过对比分析现有车辆能耗及碳排放计算的几种模型,提出了改进综合计算模型。其次,构建了网购物流独立配送基础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能耗成本和碳排放成本,且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配送层级考虑了不同车型,结合所选共同配送模式,构建了考虑碳排放的网购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双层车辆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用求解算法,选取全局寻优能力强、随机性好的遗传算法作为该模型的求解算法。针对模型特点,在生成初始种群阶段,选用比较贴合实际情况的扫描算法先对末端网点进行分配,按照扫描算法规则,随机生成初始种群,最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深度寻优。最后,将所构建的模型和设计的算法应用到实际案例,并对案例求解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图文】:

行业,快递业,交易额,研究背景


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对网购物流、共同配送和考虑碳排放的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分析了已有研究现状和不足,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着网购物流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从传统的商超消费模式逐渐转移到了线上购物,近十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和电商交易额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如图 1.1 所示,2007 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仅有 12 亿件,电商交易额仅为 5 百亿元;到 2017 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达 400.6 亿件,电商交易额达671 百亿元;仅十年时间,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了约 33 倍,已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电商交易额增长了约 134 倍。

流程图,流程图,低碳,物流服务


节多样化的的标准,采取不同环节不同标准共同作用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低碳物流。我国针对低碳物流中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节能减排等技术,都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标准。⑥ 技术先进性低碳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发展形式,其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如低碳能源技术、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若缺乏先进的低碳化技术做支撑,,是无法真正实现低碳物流的。2.2 网购物流随着网络时代的逐渐升级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人们的消费习惯从线下消费转移到了线上消费;随着网购消费客群的数量逐渐增多,给物流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即针对线上消费客群的物流服务。徐芳[46]认为网购物流是把传统物流从线下运用到了线上交易的产物。本文认为网购物流即为网购消费者提供的物流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TP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锐;胡雄;何红弟;;考虑客户满意度的网购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2 唐金环;戢守峰;沈贵财;;时变网络下考虑碳排放的车辆路径优化[J];系统工程;2015年09期

3 蹇洁;刘凯然;崔卫花;;电子商务环境下共同配送路径优化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5年13期

4 何明珂;常立敏;;基于因子权重排序估计法的网购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J];物流技术;2015年07期

5 吴天羿;许继恒;刘建永;昝良;;求解有硬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年04期

6 雷定猷;游伟;张英贵;皮志东;;长大货物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7 王旭坪;阮俊虎;孙自来;曹海艳;;带回程取货车辆路径问题的干扰恢复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8 路欢欢;晏绍庆;;基于共同配送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3年10期

9 产娟;韩永生;刘彦平;;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与系统架构设计研究[J];城市观察;2013年04期

10 李进;张江华;;碳交易机制对物流配送路径决策的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岩;基于运输情景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优化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胡明瑶;网购物流服务方式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樊星;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志强;基于多方博弈的生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谢世安;考虑碳排放和时间窗的取送一体化配送路径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郭子君;2B&2C模式下城市冷链共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苗国庆;考虑载重与时间约束的开放式污染路径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白玉凤;共同配送下区域速递配送中心选址和配送路径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6 庄屹;B2C环境下网购物流服务便利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如勇;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共同配送选址—路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9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689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