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革动因及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4:08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经营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因此,研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革动因及发展路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长期互相割裂,信息沟通不畅,因此需要探索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农业供需匹配。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综合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产业链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变革动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其内部动力因子和外部动力因子,包括资源禀赋、组织协同、经济效益、政策扶持、市场驱动、技术创新、相关联产业融合等七大动力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2007年至2016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动力贡献权重表明: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力是组织协同,其次是市场驱动因子,然后技术创新及相关联产业融合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变革的重要动因。论文以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等25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金融服务、电商服务、农机与物流服务这五个方面,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经营土地总面积、流转面积、家庭总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农机设备总价值、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有订单农业、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财政补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均有影响。论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变革动因的宏观分析和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需求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然后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运行框架,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即培育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贯彻实施互联网+农业经营理念、加强农村人才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图文】:

框架图,框架图,回归方程式,测量模型


测量模型的回归方程式框架图

结构方程模型,初始模型,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来源


结构方程模型初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栓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析[J];农业经济;2015年10期

2 吕飞杰;公坤后;王诚;周应恒;袁灿生;叶珊;张青;张晓恒;;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模式研究——兼论农技协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J];科协论坛;2015年07期

3 高启杰;姚云浩;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仝志辉;侯宏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象选择与构建策略[J];改革;2015年01期

5 胡宜挺;肖志敏;;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比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06期

6 钟真;穆娜娜;;奶农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基于对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两市的调研[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李俏;王建华;张波;;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社会化:衍生逻辑与推进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杨普;;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7期

9 陈建华;;农民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J];中国合作经济;2013年06期

10 高强;孔祥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改革;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704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704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