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珠海山姆会员商店“农超对接”典型模式评价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0-06-28 05:32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意识、绿色环保等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农超对接”这一新兴的农产品物流运输模式,逐渐被人们广泛受用,具体指农民与商家之间签订的契约协议,以及农民直接向超市、蔬菜市场和便利店提供的农产品新流通方式,为便利人民生活搭建优质农产品流入平台。“农超对接”的实质是将现代流通模式引向广大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不断变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创新出一条完整的生产销售链,实现商户、农民和消费者的三赢。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部署了“农超对接”的试点工作,首次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极探索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不断推进“超市+基地”流通模式创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定点对接大型连锁超市,将新鲜农产品生产直接进驻城市周围超市点。首先,本文通过回顾“农超对接”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背景,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根据文献检索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我国“农超对接”的必然性和创新性。在新的政策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律,农产品“农超对接”运作的发展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不仅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且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乡居民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总体要求,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其次,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首先以大型连锁商业超市为主体,支持连锁超市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建立联系,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涉取信息和实施分销,建设品质保障的农业生产基地,完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本文以珠海山姆会员商店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该商店的“农超对接”模式,从现有的“专业农户+会员商店”模式、“农民+农村专业合作社+会员商店”模式、“农村合作组织+第三方农业公司+会员商店”模式、“合作农场/种植基地+会员消费”四种典型模式中,通过SWOT矩形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最优“农超对接”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最终,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农村合作组织+第三方农业公司+会员商店”模式,在珠海山姆会员商店的“农超对接”模式中更加大众化、更加契合参与主体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会员商店的经营方式、更受会员喜爱、有利于农民增产创收,有利于第三方农业公司生产组织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应在珠海山姆会员商店继续应用并优化。以珠海山姆会员商店为研究主体,进一步探究“农超对接”模式的存在意义和未来趋势,这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有机衔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17.6
【图文】:

商店,商品分类,会员,珠海


图 3.1 珠海山姆会员商店 2019 年商品分类据来源:山姆会员商店官方 APP 数据统计https://baike.so.com/doc/6668896-6882733.html)市场调查,商店发现在 农超对接 的环节,通过对农产品的积极促销对接速度,而且提高对接质量。例如:商店会进行新鲜、绿色、无添试吃,很多会员会对比商店的农产品和菜市场的农产品,但对比发现 直接出现在超市的农产品,更为新鲜、口感更纯、包装更卫生,因为量化销售,价格也实惠很多,因此,很多消费者从 拼会员 转为了因为会员制的 特权 特别明显,一度出现,非会员不得进入超市的新鲜的农产品可以直接送货到家,2017 年珠海山姆会员商店 APP 全京东采取合作战略,采用京东自营物流,大力的线上广告和优惠券,

会员,合作农场,种植基地,消费模式


合作农场/种植基地+会员消费 模式下预计会员增:《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进一步促进就业:中府〔2018〕120 号,中山市人民政府,2018 年 生产基地,凸显自营品牌效应员商店的自营品牌中,依存于沃尔玛公司,农产品占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洪林;;我国“农超对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农家参谋;2019年02期

2 徐梓楚;;农超对接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探析——以盒马鲜生为例[J];南方农机;2019年07期

3 刘恒录;;农超对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4 陈杏梅;;“农超对接”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新西部;2019年17期

5 陈婧;;推动农超对接双边持续合作的机制研究[J];经济师;2019年10期

6 秦牧;;新疆“农超对接”模式选择评述[J];中国市场;2017年17期

7 赵俊;滕国玲;;乌鲁木齐市“农超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25期

8 杨亚伟;;“农超对接”的新范式构想[J];企业导报;2016年18期

9 郭锦墉;徐磊;;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研究:述评与展望[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年05期

10 祝坤艳;;“农超对接”农产品模式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忠林;李志刚;;政府在农超对接过程中的职能角色定位分析[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2 窦亚秋;;架起“小生产”连接“大市场”的桥梁——关于“农超对接”与农技协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张亚鑫;杨伟民;;马铃薯农超对接与消费行为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4 刘斌;苏芸;殷辉;;基于供冷能力条件下的农超对接冷链模式探讨[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娣杰;盛丽婷;刘壮;;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农业区域经济增长[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张金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流通渠道研究[A];黑龙江省统计学会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6年

7 陈海权;;中间流通业的发展与现代分销批发商的培育[A];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倩 实习生 唐蓉;我州启动“农超对接”助脱贫促消费活动[N];黔西南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李秋;农超对接,“菜园子”直通“菜篮子”[N];焦作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杨 洪锦城 周志荣;农超对接,为滞销农产品搭桥纾困[N];福建日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杜元钊;河南:力促农超对接 做好保障供应[N];国际商报;2020年

5 记者 焦莉莉;农超对接产品年销量达12.3万吨[N];石家庄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冯强;州直“农超对接”力促多方共赢[N];伊犁日报(汉);2019年

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甘津扶贫协作“农超对接”洽谈会召开[N];甘肃日报;2019年

8 刘予涵;“农超对接”还需多做功课[N];经济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陈曦;千企帮千村:“农超对接”推动黔货出山[N];贵州日报;2017年

10 陈茜 记者 安峥;安州“农超对接”实现多方共赢[N];绵阳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莹;我国“农超对接”理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靳俊喜;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机理与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杨青松;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牛亚丽;“农超对接”中农户认知对其参与行为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兵;基于农户与消费者利益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6 解东川;基于演化博弈的“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与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倩文;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农超对接”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9年

2 薛雨婷;政府信贷扶持政策对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流通效率的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3 李秀萍;超市支配权对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4 王彤;珠海山姆会员商店“农超对接”典型模式评价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9年

5 陈莫凡;“农超对接”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投入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6 肖倩;基于农超对接的新疆W超市水果配送网络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7 信聪聪;基于期权契约的“农超对接”供应链需求风险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8 王海茵;农超对接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9 徐新峰;农民合作社资源禀赋对“农超对接”参与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10 张伦;山东省家家悦集团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32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732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