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的批量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9:27
【摘要】: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整体加工,虚拟企业应时而生。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自身实力相对较弱,通过虚拟企业的形式,可以提高竞争力。根据中小企业合作的方式,可以将其虚拟企业分为垂直集成型、水平集成型和混合集成型三种不同的形式。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虚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而生产物流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不能忽视。本文以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构成要素的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物流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物流的批量、路径(流程)进行优化分析,并以注塑机中液压系统生产构建的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为例进行应用。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有:数学建模法、层次分析法、节约法以及Lingo编程求解法。论文首先分析了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接着,提出构成生产物流系统的八大构成要素,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将其分为主动要素与被动要素、确定值要素与可变值要素;最后,通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网的分析,找出对整个生产物流系统影响最为关键的要素——加工批量、转移批量、单次流程以及加工速率。其次,研究了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批量。对于企业间转移批量,提出转移批量小于订单批量的思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视角分析了固定转移批量、可变转移批量下的最优批量,得出采用最优转移批量可以缩短时间、节约成本的结论。对于企业内工序间转移批量,从时间、成本和物流平衡三个方面构建了多目标函数,利用Lingo软件对数学模型求解,得到了合理的转移批量。最后,分析了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路径(流程)。指出虚拟企业采用单独运输、联合运输、综合运输三种方式,分别构建了物流运输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Lingo精确算法对案例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利用联合运输或综合运输的方式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车辆的使用数目,得到合理的运输路径,节约一定的运输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
【图文】:

总体框架,论文,生产物流系统,垂直集成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图1.1 论文总体框架图Fig. 1.1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1)论文第三章是对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在分析其构成及其生产物流运作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生产物流系统的八大构成要素,以注塑机中液压系统生产构建的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将其分为主动要素与被动要素,根据物流系统中构成要素是否确定,将其分为确定值要素与可变值要素;最后分别以加工时间、运输时间和等待时间为主线,构建出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网,分析得到对整个生产物流系统影响最为关键的要素——加工批量、转移批量、单次流程和加工速率。(2)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批量。通过对生产物流的批量分析,得到三种不同的转移批量情况,即转移批量等于订单批量、转移批量小于订单批量且固定转移批量、转移批量小于订单批量且可变转移批量;并且根据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速率关系,研究了各种情况所适用的条

生产物流,相邻节点,基本模式,工序


相邻节点之间的生产物流有图 3.1 所示的四种基本模式,图中 M 表示前工序,N 表示后工序。图3.1 生产物流相邻节点的四种基本模式Fig 3.1 Four basic patterns of adjacent nodes of production logistics①一对一模式。即串联物流,如图(a)所示,前后工序的设备数或成员企业数都为 1,即 M 工序完工的物料直接送往 N 工序,或理解为成员企业 M 完工的零部件全部送到成员企业 N。②一对多模式。M 工序的设备数或成员企业数为 1,N 工序有多个,如图(b)所示,表示 M 工序完工的零部件分别送往 N1、 N2、... 、Nj。N1、N2、... 、Nj为并联物流

垂直集成,生产运作,虚拟企业,核心企业


业来作为合作伙伴,完成部分或全部零件及部件的制造,最后送到核心企业进行装配,进而完成订单任务。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的形成如图 3.2 所示。图3.2 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运作图Fig 3.2 Production operation diagram of vertical integrated virtual enterprise(2)企业之间生产物流模式对于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企业之间生产物流主要是指各个成员企业分别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当各个成员企业分别完成各种零部件生产后,将其运送到核心企业进行装配,最终完成产品的制造,如图 3.3 所示,属于上述四种模式中多对一的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国熙;;浅议企业生产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福建轻纺;2014年12期

2 张仕军;;基于排队网络理论的生产物流瓶颈识别与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4年21期

3 木子;;宝洁华东生产物流基地落成[J];职业;2013年01期

4 刘凯;;辽宁省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范仁杰;;制造工艺信息到生产物流信息映射关系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08期

6 李军;黄沫;;基于方差法的生产物流平衡控制模型[J];工业工程;2008年06期

7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打造现代生产物流基地[J];出版参考;2007年31期

8 赵六超;李家齐;雷旭昌;;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物流信息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年24期

9 田明山;;工程化生产物流的特殊性及其运作模式[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年04期

10 邱华山;;油田建立高效生产物流体系的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政;冯骏;骆一平;;宝钢股份动态生产物流图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培尧;孟梅;刘畅;刘闽东;;船厂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体系架构设计[A];2016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何霞;蔡洪伟;徐伟;汤勇;段丽;;长安汽车某工厂生产物流数字化项目浅谈[A];西南汽车信息(2018年第5期 总第386期)[C];2018年

4 王中英;孙凯楠;赵之谦;;基于ERP系统的生产物流体系创建[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孟飙;;数字化生产物流与制程供应链管控的重要性[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论文集)[C];2010年

6 黄新发;牛长胜;;钢铁企业的物流控制模型[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菲;李光;;基于生产物流系统分析的啤酒灌装生产线优化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向凤红;张勇;张云生;;选矿厂生产物流递阶智能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加灶;董飞;;船厂分段生产物流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A];2017年数字化造船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金磊;;宝钢的节水工作实践[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云良;审议安全生产物流发展环境保护等议题[N];巴中日报;2017年

2 温旭东 李静 记者 彭华;立体货架 加快建安生产物流数字化建设[N];雅安日报;2010年

3 记者赵文娟;宁波吉利汽车公司生产物流全部外包[N];宁波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宗文雯;苏沪联手打造医药生产物流新高地[N];苏州日报;2009年

5 日化;和黄白猫将在华南建生产物流基地[N];消费日报;2008年

6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服务车间 陈晓锋;浅谈企业生产物流的四种思维能力[N];中国船舶报;2016年

7 尤达之 王建凯;他们这样打造精益化生产物流[N];现代物流报;2014年

8 吴华;把工厂建成美丽家园[N];中国质量报;2012年

9 杨臻;第三方物流如何深入采购和生产物流运作[N];安徽经济报;2007年

10 李郁华;纵论机电企业生产物流技术的发展[N];机电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菱;现代生产物流成套设备系统管理与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向凤红;选矿厂生产物流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结构与复合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3 罗荣武;生产物流中的调度与库存优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崔发婧;基于生产物流的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志峰;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的熵模型评价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高贵兵;混流制造系统生产物流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岩;垂直集成型虚拟企业生产物流的批量与路径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2 徐平;基于动态规划的船厂厂内运输管理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3 张雪峰;YM公司生产物料追溯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陈星宇;Y企业生产车间物流系统优化与评价[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春雷;和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物流分析与改善[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6 李红芳;精益视角下株洲T公司生产物流信息化管理优化[D];湖南工业大学;2017年

7 王守海;制造车间绿色生产物流决策模型及其仿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辉;汽车生产物流中的回兑器具流转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莉;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杨衡;基于生产物流平衡的产品组合决策[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4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754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