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泵的胺法脱碳再生系统节能模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
【图文】:
-)邋+邋H20逦(1-4)逡逑MEA脱碳系统流程,如图1-1所示。该技术的详细原理是经过脱硫、脱硝、逡逑水洗与加压的烟气1,进入吸收塔A与贫液物流2反应吸收C02,塔顶排出分离逡逑气体3,塔底富液在富液泵B1的加压后于贫富液换热器C1与再生塔底流出的贫逡逑液13进行换热,然后进入再生塔D;再生塔加热分解还原,塔顶的气体7经C2逡逑冷凝、E分离,其中分离气体10再加工,液体9回流,塔底贫液11经再沸器加逡逑4逡逑
二氧化碳捕集分离系统再生塔满足上述条件。在蒸馏节能过程中,最常见的机械逡逑压缩式热泵可分为闭式热泵、塔顶气相压缩开式热泵、釜液节流开式热泵与分割逡逑式热泵,其中前三种热泵在工业上应用最多[45]。其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逡逑胸邋rfU邋跑逡逑^邋40邋^逦^邋clbivl邋iuy逡逑WJ邋rS邋r邋l邋w;逡逑(a)闭式热泵邋(b)塔顶气相压缩开式热泵(c)釜底节流开式热泵(d)分割式热泵逡逑图1-2常见热泵精馏的原理逡逑F—入口物流;L一塔顶回流物流;D—±答顶再生物流;W_塔底再生物流逡逑T1,T2—精馏塔;E1—塔顶冷凝器;E2,E3—塔底再沸器;C1邋一压缩机;VI邋—节流阀逡逑闭式热泵精馏流程主要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塔釜再沸器、压缩机与节流逡逑阀组成,如图l-2(a)所示。密闭的工质在塔顶冷凝器与塔顶物料换热蒸发,经压逡逑缩机加压升温后,进入塔釜再沸器加热釜液,又经节流阀减压降温后,再进行塔逡逑顶换热,如此循环。塔顶气相压缩开式热泵精馏流程主要由精馏塔、塔釜再沸器、逡逑压缩机与节流阀组成,如图l-2(b)所示。塔顶气体经压缩机加压升温后进入塔釜逡逑加热釜液,经节流减压降温,部分物流塔顶回流,部分物流作为产物采出。釜液逡逑节流开式热泵流程主要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压缩机与节流阀组成,如图l-2(c)逡逑所示。以一部分釜液为工质
MumoshExtPkg逦.逦|邋ExtendedPropPkgSetup...邋J逦|邋Regression...邋[逦i邋lmPort邋!邋1邋^Pod邋1逡逑图2-1模型物性方法逡逑Qc-C?逦^逡逑^邋coolef逦sF逦c02逡逑j邋Lea,,逦G2S逡逑r#」峰逦?"逦it ̄邋 ̄^逡逑RCY-1逦逦邋 ̄^J逡逑逦逦邋^逦Rsger丨逦__i逡逑Feed逡逑逦t逦DeC逦□逡逑Leaito邋*邋二逦GaS逦frOT逦j逡逑Absorber逡逑—|逦QtvReb逡逑^Regeneration逡逑 ̄ ̄^ ̄ ̄>m ̄ ̄逡逑Absorber逦R,C邋1"逦—邋yR逦Reoeii逡逑Pump逦L/RHeat逦Bct7is逡逑逦'逦exchanger逡逑P-RP逡逑图2-2常规MEA脱碳系统模型逡逑2.2.3.3吸收塔与再生塔塔板数的确定逡逑根据现有相关模拟论文,以参数最为相近的论文为参考,吸收塔与再生塔塔逡逑板数皆为10[65]。本文塔板分析层数范围为8-11。首先,假设吸收塔与再生塔板逡逑数相同,进行建模,分析不同塔层对其他参数的影响。逡逑最为明显的是塔板数对两塔塔底操作温度的影响,如图2-3所示。逡逑由图2-3可知,当塔板数为8与9时,吸收塔的塔底操作温度相近;当塔板逡逑数为10与11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泵的应用前景[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1999年03期
2 伍于璞;;热泵在浙江炼油厂气体分馏装置中的应用[J];炼油设计;1984年05期
3 李春年;;热泵技术及其应用[J];炼油设计;1984年03期
4 陈丽英;邢广冰;;浅谈能源塔热泵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年08期
5 张希浩;张姝;;热泵技术应用优缺点及发展动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28期
6 钟金;;多功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建材;2016年05期
7 刘波;柴琦;和涛;骆楠;何媛;;热泵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6年09期
8 张闽;;国际热泵技术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5年11期
9 王利人;石树喜;;风源热泵技术技术在峰峰集团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2年09期
10 刘涛;;谈大型热泵技术在热电厂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伟;卞德颖;张术学;;工业用氨热泵技术[A];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2 秦琼;;热泵技术在家用干衣机上的应用[A];2012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允川;尚会建;蒋梁鹤;王亮;杨立彦;郑学明;;环保节能的热泵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黄焕璋;;新能源的开发与热泵技术的应用[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宏舟;;耦合热泵技术的地热能利用研究[A];“洁净能源与经济”学术年会专辑[C];2001年
6 旷玉辉;王如竹;;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瑛;孔祥强;杨前明;;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建平;丁良士;;深层地热、浅层地源与热泵技术的利用[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姜益强;姚杨;马最良;邓仕明;;利用热泵技术改造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宾馆的热水供应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10 Arup Majumdar;;超低温数码涡旋热泵技术[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东周 通讯员 谢舜源;中低温热源热泵蒸汽机组问世[N];中国化工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孙杰;本市2022年供暖8%靠热泵[N];北京日报;2019年
3 刘思江 本报记者 王春;超级热泵让低品位余能实现回收利用[N];科技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叶伟;热泵采暖守护蓝天 清华新技术“花开”新农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赵希翔 通讯员 李妍嫣 贾照东;“绿色+科技”树起环保新旗帜[N];淄博日报;2017年
6 李忠东 编译;为减排“护航” 为环保“保驾”[N];中国石化报;2017年
7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汪集f
本文编号:278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78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