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农村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9:4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深入,以因特网为交易平台的电商发展迅速,网上购物和收发快递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一直以来城市快递网络规划布局备受关注,近几年农村快递需求增长迅速,各大电商、快递企业开始关注农村市场,逐渐将业务延伸至乡镇农村。而农村地区因其人口居住分散、交通条件较差、快递需求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快递网络末端节点布局远不如城市,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本文以两家大型快递企业Y与S快递为背景,调查其在F市乡镇农村末端快递配送网络及运营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Y和S快递在F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以下几类问题:一是快递网络设置极不合理;二是村民取寄快递便利性低;三是快递企业成本高、利润小;四是各快递企业重复设点、资源浪费严重;五是快递网点信息不准确。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本文考虑为提高村民取寄快递便利性、拓展企业在农村的市场份额,打破原有农村快递“长途”自取的形式,提出“送货到需求点”的模式。在现有网点的基础上建立独立配送模型,分析两家快递公司独立配送时所付出的各项成本和顾客效用。结果表明,如果不改变现有网点布局采取配送到需求点的形式,会造成企业付出成本较高,同时顾客效用较小。然后,为解决配送成本高和顾客效用低的问题,本文考虑两企业合作设点、共同配送。本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运用CFLP模型以企业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下层模型引入效用函数以顾客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双层规划问题是一个Leader-follower问题,上层为主要层面,下层为辅助层面。求解时上层给出网点选择0-1变量约束,下层在上层条件约束下求得上下两层共有变量即网点到需求点运量的解,将下层模型所求解带入上层模型中求出上层目标最优解。最后设计遗传算法,对F市所辖4个乡镇的数据进行实例模拟,并用MATLAB进行求解。最终选取S快递原有配送中心作为共同配送中心,选取3个网点作为共同配送网点,需求点由离其距离最近的网点进行配送。通过对双层规划模型应用前后配送网络、各项成本以及顾客效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一是通过共同配送模型对快递网络进行优化,削减了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点的数量,使得快递网点位置更加合理;二是村民取寄快递便利性得到显著增强;三是使企业固定成本与运输成本显著减少;四是配送网络优化后减少了Y与S快递企业重复设点、重复配送的现象,减少资源浪费;五是通过优化快递网络、采取终端配送上门的模式,减少了快递积压,快递信息得到及时更新,解决了信息不准确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共同配送模式的利弊分析与对最大距离参数的敏感性分析,验证共同配送模式的优越性与应用双层规划模型解决网络规划问题的有效性。根据分析对Y与S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两企业在F市乡镇的发展规划有积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6
【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网点布局,共同配送


论文技术路线图

框架结构,双层规划模型,框架结构,决策变量


U Min = ( )s t G( ) ≤ 0其中y = y( )由下层规划模型求得,表示如下: (2D Min = ( )s t g( ) ≤ 0公式(2-1)被称为解型双层规划。上式 U、D 分别表示上层、下层F 为上层目标函数,x 是上层函数的决策变量,G 为对变量 x 的约束层目标函数,y 是下层目标函数的决策变量,这里 y=y(x)被称为反应变量 y 的约束条件。上层首先作出决策,决策变量 y 由下层求出后才能得到上层最优解。可以认为上层通过设置 x 的值来影响下层决策出的 y 值决定上层结果。双方过程并非独立,而是互相依赖的。二者下图所示:上层决策部门下层决策部门

车型,路段,运输成本,网点


农村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布局优化研究(2)运输成本模型因本文为提高顾客取寄快递便利性,采用快递送货到需求点的方式,因此运输成本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快递从县级配送中心配送到镇级网点的货车运输费用;另一部分为快递从镇级网点配送到客户需求点的电动三轮车运输费用。两种车型对应路段运输关系如下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光;;宁夏发展共同配送的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8年06期

2 杨永光;;第三方虚拟共同配送联盟的构建策略[J];科技风;2018年28期

3 崔蜜;;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城市智能共同配送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年09期

4 葛锐;;基于资源共享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的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17年02期

5 白世贞;汪洋洋;;城市共同配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08期

6 杨芳琼;;浅析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途径[J];山西青年;2016年24期

7 邰英英;;我国共同配送的创新性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年08期

8 刘昭然;;上海市商圈共同配送的发展策略[J];综合运输;2014年09期

9 ;日本共同配送的发展经验[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年04期

10 杨浩雄;何明珂;;虚拟共同配送系统库存控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共同配送再度兴起[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2 ;共同配送是当前较合理的配送形式[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3 张潜;;基于共同配送的城市物流优化方案研究[A];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孙东泉;华光;李亚凡;冯淑贞;;日本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的探索与实践[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综合交通与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子晨;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N];国际商报;2019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曲英杰 李振兴;降物流成本 共同配送差在哪儿[N];北京商报;2017年

3 商报记者 李阳 实习生 覃方鹏;城市共同配送实施方案落地 企业上马“围猎”[N];重庆商报;2017年

4 记者 庄艳 徐小芳;我市城市共同配送调度中心揭牌[N];南昌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曹建华;共同配送仍在路上[N];国际商报;2017年

6 鲁登尤 本报记者 廖晓梅 陈小玲;达州城乡共同配送项目开城启动[N];达州日报;2017年

7 记者 罗霞;我省支持城市共同配送试点项目建设[N];海南日报;2015年

8 仝新顺 杨丽华 王斌;畅通郑州需要共同配送[N];河南日报;2010年

9 郝金宝;江苏:以点及面全面推广城市共同配送[N];国际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沈俊霖;青岛入选全国15个共同配送试点城市[N];青岛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志坚;共同配送整合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徐同连;共同配送合并策略的仿真研究与系统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农村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布局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2 张建康;3PL参与下的汽车备件共同配送成本分摊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3 黄婉柔;北京市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孙真;电子商务环境下末端共同配送问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5 戴大鹏;网购物流城市共同配送联盟环境下的订单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6 邹威;农村电商快速消费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年

7 朱奕丹;共同配送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8 王昱苏;生鲜农产品城市共同配送成本分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李云龙;电商环境下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网点选址—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10 包秀莉;社区超市共同配送联盟收益分配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4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794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