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昆曼公路对中泰经济交往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11:10
中泰两国地理接近,睦邻友好,中泰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主持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正式启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背景下,中国与泰国的高层交往十分频繁,人员往来不断增加,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社会文化交流也更加活跃。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经济走廊建立,为推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同意建造“昆明-老挝-曼谷”公路和“昆明-缅甸-曼谷”公路。这两条线路的建设对实现中泰两国便捷的陆路交通运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将促进中泰两国的经济交往,使两国联系日趋紧密。在选题上,本课题尚属研究空白区,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昆曼公路对中泰经济交往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援引大湄公河次区域对昆曼公路的的推动措施以及对大量数据进行系统梳理、运算的基础上来分析昆曼公路对中泰贸易、物流、旅游和区域边境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探索中泰两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昆曼公路合作的战略选择,提出促进中泰昆曼公路合作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2006-2012年,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资料来源:泰国商务部??
论文??大5眉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昆曼公路对中泰经济交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下的中泰交通合作与昆曼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中国昆明和泰国清孔之间的贸易往。交通运输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项目,在2(NSEC)的需要同时为了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发展,G挝-曼谷公路(R3A)和昆明-緬甸-曼谷公路(R3B)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建设[J]. 赵娴. 开放导报. 2013(01)
[2]泛北部湾—大湄公河邮轮旅游的前景及SWOT分析研究[J]. 蓝清,郭达越. 东南亚纵横. 2011(12)
[3]基于通道经济理论的广西走向东盟发展策略探讨[J]. 施梅超.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2)
[4]交通通道:通道经济的基本载体分析——通道经济理论研究之三[J]. 朱其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5]昆曼国际大通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陈铁军.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02)
[6]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中泰贸易效应实证研究[J]. 陈庶平,文淑惠.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03)
[7]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演进及理论研究综述[J]. 董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05)
[8]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合作的进展、问题与趋势[J]. 邹春萌. 学术探索. 2009(05)
[9]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效应: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 张恬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5)
[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薛娜,魏浩,阎鸿飞. 经济与管理. 2007(08)
硕士论文
[1]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公路跨境便利运输合作研究[D]. 雷文晶.广西大学 2013
[2]GMS法律问题研究[D]. 王文亮.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D]. 黄培清.暨南大学 2009
[4]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昆明—曼谷公路对中泰农产品贸易运输的影响[D]. 杨瑞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中泰建交以来经贸关系探析[D]. 杨馨.云南师范大学 2004
[6]中泰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 郑玉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7]二十一世纪的中泰经贸关系[D]. 蔡惠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1655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2006-2012年,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资料来源:泰国商务部??
论文??大5眉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昆曼公路对中泰经济交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下的中泰交通合作与昆曼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中国昆明和泰国清孔之间的贸易往。交通运输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项目,在2(NSEC)的需要同时为了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发展,G挝-曼谷公路(R3A)和昆明-緬甸-曼谷公路(R3B)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建设[J]. 赵娴. 开放导报. 2013(01)
[2]泛北部湾—大湄公河邮轮旅游的前景及SWOT分析研究[J]. 蓝清,郭达越. 东南亚纵横. 2011(12)
[3]基于通道经济理论的广西走向东盟发展策略探讨[J]. 施梅超.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2)
[4]交通通道:通道经济的基本载体分析——通道经济理论研究之三[J]. 朱其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5]昆曼国际大通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陈铁军.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02)
[6]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中泰贸易效应实证研究[J]. 陈庶平,文淑惠.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03)
[7]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演进及理论研究综述[J]. 董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05)
[8]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合作的进展、问题与趋势[J]. 邹春萌. 学术探索. 2009(05)
[9]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效应: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 张恬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5)
[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薛娜,魏浩,阎鸿飞. 经济与管理. 2007(08)
硕士论文
[1]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公路跨境便利运输合作研究[D]. 雷文晶.广西大学 2013
[2]GMS法律问题研究[D]. 王文亮.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D]. 黄培清.暨南大学 2009
[4]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昆明—曼谷公路对中泰农产品贸易运输的影响[D]. 杨瑞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中泰建交以来经贸关系探析[D]. 杨馨.云南师范大学 2004
[6]中泰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 郑玉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7]二十一世纪的中泰经贸关系[D]. 蔡惠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1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93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