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消费者废旧家电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及差异化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3:07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恶化问题也随之而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新能源的开发与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成为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随着我国开始进入家用电器淘汰报废高峰期,对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废旧电器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利于家电的更新换代,更有利于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在废旧电器回收过程中,作为回收主体之一的消费者,由于受到个人因素(如:需求、认知、性别、年龄、学历等)、社会因素与客观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废旧电器回收的认识各有不同,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消费者是否参与回收行为。那么,影响消费者参与废旧家电回收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又有哪些因素与消费者参与实际回收行为密切相关,而哪些因素又是通过对消费者的回收行为意向产生调节作用;在论证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又该如何依据这些因素,将因素具体细化,从而提出一些有效与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从而引导消费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回收过程呢。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在计划行为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框架下,结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等统...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消费者废旧家电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及差异化激励研究


废旧家电回收渠道

实际处理,以旧换新,家电


规的个体的上门回收方式成为目前我国废旧品主要的回收方式;这些回收的废旧品一部分进入二手市场进行再次交易,一部分只是被一些小作坊进行了非常简单的处理。但随着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我国回收处理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从回收效率、回收处理技术和拆解企业规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回收比例低。在前面废旧家电数量分析的两个表格中,我们看到,我国典型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数量都在一亿台左右,从我国典型家用电器的理论测算报废数量来看,我国的回收压力巨大;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提高回收数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未来废旧家电回收的基数;随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在下图 2.5 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前后,理论报废量与实际处理量的数量差对比,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前,理论报废量与实际处理量的数量差为 4854 万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结束当年,理论报废量与实际处理量的数量差为 1038 万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结束后,理论报废量与实际处理量的数量差为 5519 万台。从数量差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国家政策推动的情况下,我国的回收量及处理量比例之低。

处理规模,电子产品,电器,回收处理


建立了一条年处理量 20 万的处理线;同年长虹成立废旧家电绿色项目组;2008 年,TCL与广东奥美特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广东奥美特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进入资源环保业,随后还投资建设了两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另外,外资家电企业也开始进军废旧电器拆解,比如,松下电器、新加坡一保环保控股集团。随着我国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以及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国外先进处理技术的引进,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处理规模也不断加强,见下图 2.6[43]。尽管我国回收处理过程仍存在一些相对落后和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但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政策支持下,我国回收体系在不断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我国的落后的回收处理方式也在一步步实行转变,现代化的专业拆解企业和外资家电企业的加入,使得我国回收处理的状况大为改善,回收处理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处理效率也越来越高,有利于加快我国回收体系的完善和提高我国回收市场竞争力,更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废弃电器电子商品回收处理的现状和思考[J]. 陶剑.  江西化工. 2013(02)
[2]中国废旧手机回收现状及回收模式研究[J]. 王佑莹,马洁,马步青.  经济师. 2013(06)
[3]废旧家电回收瓶颈致处理量急剧萎缩——2012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发布[J]. 李鹏.  家电科技. 2013(06)
[4]基于行为经济理论以旧换新消费行为实证研究[J]. 翁智刚,龚武秀,宋利贞,张伊飞.  营销科学学报. 2013(02)
[5]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02)
[6]废旧家电回收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研究[J]. 赫利彦,周三元,谢广营.  中国集体经济. 2013(06)
[7]基于不同回收主体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分析与选择[J]. 贺政纲,甘俊伟,廖伟.  生态经济. 2013(01)
[8]废旧电器回收物流中非经济性激励机制效用研究[J]. 刘雅慧.  中国市场. 2012(41)
[9]消费者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为意向研究[J]. 胡李妹,余福茂.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探析我国家电回收物流发展瓶颈[J]. 郭莉.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6)

博士论文
[1]EPR制度下废旧家电回收主体的利益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D]. 何文胜.西南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研究[D]. 全德启.山东大学 2012
[2]基于道德风险的废旧品回收激励机制研究[D]. 王义国.重庆大学 2012
[3]废旧电子电器逆向物流的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 解青园.重庆大学 2012
[4]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的消费者以旧换新行为研究[D]. 宋利贞.西南财经大学 2012
[5]基于消费者处置行为的闭环供应链网络规划与设计[D]. 苏灿.天津大学 2012
[6]居民废旧家电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 梁慧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
[7]城市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 何凤波.吉林大学 2010
[8]EPR下用户返回废旧汽车影响因素研究[D]. 包烽余.西南交通大学 2010
[9]基于消费者回收行为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渠道改进方案[D]. 王芳.西南交通大学 2008
[10]EPR制度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模式及回收渠道决策研究[D]. 王茵.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3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943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