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4:26
  实现互联互通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及先行领域,其中港口网络作为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其构建结果将直接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现进程,并为港口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基础。由此,本文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问题。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其次,阐述了基本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从欧洲海上集装箱运输环境、供需现状及主要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再次,基于港口及其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及行业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进行集装箱港口网络枢纽港的潜能评价,并进行备选枢纽港选择;再次,构建轴辐式网络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全局较优状态下的集装箱港口网络。最后,得到结论,指出研究缺陷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示意图,港口,层系,全球


丝绸之路重点方向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区域及“一带一路”主要区域,??欧洲都被重点囊括,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图2.?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Fig?2.1?The?schematic?of?21st?Century?Maritime?Silk?Road??2.2集装箱港口网络概述??2.?2.1港口层系结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运输网络总成本最小化,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集装箱港口网络的层系结构愈发??明显。层系结构是指根据港口自身的自然条件、腹地经济、地理通达性等硬件条??件和港口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条件,将网络中集装箱港口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全球枢纽港、区域枢纽港、支线港或喂给港等,每层的功能作用不同,具??有各自特点,同时层与层之间可以协调发展。??一一?^?????^??'??(3)彳,球枢纽港?〇区域枢纽港?_支线港.喂给港??图2.2全球港口层系图??Fig?2.2?Hierarchy?of?the?global?ports??

示意图,点对点网络,示意图


?第2章基本理论概述???由图2.2可知,上述集装箱港口网络可分为三个层系,其中,第一层是全球??枢纽港,层次最高;第二层是区域枢纽港;第三层是支线港或喂给港,层次最低。??处于层次较高的港口,一般规模较大,连通性较好,效率较高,承担着重要的中??转作用;处于层系较低的港口,则货量较少,一般仅为货物的起始点,不承担中??转作用。??2.?2.?2轴辐式网络??(一)轴辐式网络概述??轴辐式网络是指网络中多数节点通过少量几个枢纽节点相互作用,实现货物??运输的一种网络结构。与传统的运输网络相比,轴辐式网络能够在干线上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产生集群效益带动所在??区域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直通式和轴辐式物流网络基本模式如图2.3、2.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东省港口物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倪志敏,高秀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7(05)
[2]基于轴辐式网络的长江集装箱航运枢纽港选择[J]. 于风义.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7(03)
[3]基于ANP-模糊综合评价的广州港竞争力评价研究[J]. 刘伯涛.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05)
[4]江苏沿江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研究——以南通港为例[J]. 王厦,沈云.  物流科技. 2017(05)
[5]中国LNG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评价[J]. 孙家庆,孙倩雯,许红香.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7(01)
[6]竞争环境下基于服务约束的轴-辐式海运网络优化研究[J]. 赵宇哲,周晶淼,匡海波.  中国管理科学. 2016(11)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杜旸.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8)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产能合作路径探析[J]. 刘佳骏.  国际经济合作. 2016(08)
[9]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动力、现状与前景[J]. 冯仲平,黄静.  现代国际关系. 2016(02)
[10]“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中欧班列发展路径探讨[J]. 许英明.  西南金融. 2015(10)

博士论文
[1]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 许言庆.浙江工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轴辐式理论的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 朝祥.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研究[D]. 姜长锋.大连海事大学 2017
[3]基于DEA的广西北部湾港口绩效评价研究[D]. 刘听见.兰州大学 2016
[4]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主要港口效率研究[D]. 周婷婷.重庆交通大学 2015
[5]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 巩亚文.长安大学 2015
[6]BP神经网络在港口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陈姿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5
[7]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评价[D]. 钱一平.大连海事大学 2013
[8]基于相关—主成分分析的港口物流评价研究[D]. 李鸿禧.大连理工大学 2013
[9]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 杨泽芳.大连海事大学 2012
[10]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沿海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辛.浙江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1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951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