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锚杆支护是目前煤矿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锚杆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随着煤炭产量增加和开采难度的加大,对锚杆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搬运、分散加工的生产方式因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以及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已渐渐不能适应生产需要,锚杆自动化生产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国内的锚杆自动生产线出现不足十年时间,市场上现有锚杆自动生产线都是面向锚杆加工设备的,只能适应单一生产工艺,而且普遍效率不高,一旦工艺改变,就要重新设计锚杆自动生产线。另外现有自动线自动化水平有限,只能实现锚杆加工的部分自动化。针对这些缺点,开发了一种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系统方案,它以锚杆的转运、输送为核心,辅以不同的锚杆加工设备可组合成不同的锚杆自动生产线。根据锚杆细长刚性差且表面不光滑的特点以及对生产效率的要求,明确了锚杆输送设备的设计要求。研发了步进转移装置、自动喂料装置和转运机械手三种锚杆转运输送设备,它们组成了物流自动线,是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的核心。详细说明了这三种设备的机械系统方案,对其进行了运动和受力分析并给出了电机选型的依据。根据生产控制要求,设计了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总体方案以及主控程序结构。阐述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针对锚杆自动生产线的组成,设计了步进转移模块、自动喂料模块、机械手臂模块以及信息交换模块。根据每种装置的控制任务和要求,对控制模块的设计思路和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设计了控制模块的控制算法。针对锚杆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出了不合格锚杆去除方案,并对不合格锚杆的识别和去除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系统方案,为山东九佳矿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锚杆自动生产线,该自动线具有安全平稳,布局灵活、生产率高等优点,证明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方案基本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锚杆 自动生产线 物流 步进转移 自动喂料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3.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锚杆支护概述9-11
- 1.2 国内外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11-12
- 1.2.1 国外锚杆支护技术11-12
- 1.2.2 国内锚杆支护技术12
- 1.3 锚杆自动生产线研究背景12-13
- 1.4 锚杆自动生产线研究现状13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3-14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4-17
- 第二章 面向物流的锚杆生产组织形式17-29
- 2.1 现有锚杆自动生产线分析17-23
- 2.1.1 凯博锚杆自动生产线17-20
- 2.1.2 盛昌锚杆自动生产线20-22
- 2.1.3 楚源锚杆自动生产线22-23
- 2.1.4 晓进锚杆自动生产线23
- 2.2 面向物流的锚杆生产组织23-27
- 2.2.1 锚杆自动生产线设计要求23-24
- 2.2.2 面向物流的设计思想24-25
- 2.2.3 面向物流的锚杆生产线结构布局25-27
- 2.3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锚杆自动生产线关键机械设备29-43
- 3.1 自动喂料装置29-36
- 3.1.1 自动喂料装置结构设计29-31
- 3.1.2 自动喂料装置运动和受力分析31-36
- 3.2 步进转移装置36-40
- 3.2.1 步进转移装置设计要求36-38
- 3.2.2 步进转移装置运动和受力分析38-40
- 3.3 转运机械手40-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锚杆自动生产线关键控制技术43-75
- 4.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43-46
- 4.1.1 控制模型的建立43-44
- 4.1.2 主控程序模块化设计44-46
- 4.2 变频器、USS通信及伺服驱动系统46-57
- 4.2.1 变频器46-50
- 4.2.2USS通信50-55
- 4.2.3 伺服驱动系统55-57
- 4.3 控制模块设计57-68
- 4.3.1 步进转移模块58-60
- 4.3.2 自动喂料模块60-62
- 4.3.3 机械手臂模块62-65
- 4.3.4 信息交换模块的设计65-68
- 4.4 不合格锚杆去除技术68-74
- 4.4.1 不合格锚杆去除机构69
- 4.4.2 不合格锚杆的识别69-71
- 4.4.3 不合格锚杆的去除原理71-74
- 4.5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锚杆自动生产线应用实例75-81
- 5.1 九佳锚杆自动生产线75-77
- 5.2 生产线实际生产效果77-79
- 5.3 本章小结79-8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1-83
- 6.1 全文总结81
- 6.2 不足与展望81-83
- 参考文献83-87
- 致谢87-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雪晴;宫能平;;钢筋缠绕加捻新结构锚杆[J];煤矿机械;2007年12期
2 毛平淮;戴雪晴;;缠绕锚杆的试验与改进[J];矿山机械;2008年09期
3 郭增池;;回收锚杆的修复方法研究[J];煤炭技术;2009年12期
4 李世平;;锚杆应变的实测与分析[J];煤炭学报;1983年01期
5 刘长武,丁开旭;注浆浆液对锚杆抗腐性的影响[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年03期
6 李相钦;水力膨胀式锚杆的应用[J];建井技术;2001年02期
7 万世文,王志清,苗田,张存库;两种可切割锚杆的使用评价[J];煤;2001年01期
8 孔恒,马念杰,王梦恕,张成平,杨振茂;新型金属粗尾高强度锚杆[J];煤;2001年06期
9 马念杰,张玉,陈刚,周仁德,卢正鑫,魏惠平,周希明,金书忱,孙卫国,郭贵宝;新型玻璃钢锚杆研究[J];煤矿开采;2001年04期
10 郭爱生;按装力矩对锚杆杆体强度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银平;靳熙;;右旋等强锚杆钢筋的生产实践[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育;郭志昆;;锚杆腐蚀与防腐保护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明恕;郑雨天;何修仁;;全长锚固锚杆的力学模型及其设计计算[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任非凡;徐超;谌文武;;南竹加筋复合锚杆承载特征现场试验[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保平;陈武;席月鹏;;扩大头(囊式)锚杆新技术[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翟金明;周丰峻;刘玉堂;;扩大头锚杆在软土地区锚固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张诗光;;玻璃钢锚杆制造技术浅析[A];第十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成禹;赵喜斌;张继奎;;管式锚杆提高破碎围岩支护效果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庭侃;戴耀辉;;全长锚固锚杆在回采巷道层状顶板的工作特性[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继红;陈文娟;;复合锚杆及其足尺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颖敏翟金伦;锚杆回收有了专用钻杆[N];中国矿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玉军;锚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兰州大学;2006年
2 薛道成;煤矿巷道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及在西山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任非凡;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梁月英;土层扩孔压力型锚杆的锚固机理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唐仁华;锚杆(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D];湖南大学;2013年
6 张选利;柔性注压锚杆锚固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曹佳文;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孙冰;不同围岩中锚杆锚固系统的低应变动力响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义;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与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建功;锚杆—围岩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泉;充气锚杆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朱初初;基于能量分析的锚杆与锚索协同支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王政;地下结构锚杆加固技术与静动力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曹瑞;浅埋软弱围岩中隧道初支结构内各部件支护效能探讨[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高战祥;隧道围岩玻璃纤维锚杆锚固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刁长友;基于弹性波属性锚杆锚固质量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蒲会中;土质边坡密层锚杆挡土墙对破裂面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陈鑫源;深部高应力巷道锚杆支护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马桂宁;基于协同作用的锚杆复合土钉合理间距细观试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10 王伟;昔格达土质边坡锚杆锚固机理研究与应用[D];西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物流的锚杆自动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1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