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合作方式的创新。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一种促进沿边地区开放的新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平衡东部沿海与西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构建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便是一项重要设想。本文对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方案进行研究。首先,从地理区位、经济贸易、政治基础和往来交通,管理配合、贸易结构、越方贸易壁垒、安全隐患和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接着,对国内外典型的跨境经济合作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典型化特征,提出建设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结合上述分析,根据凭祥、同登的实地调研情况,本文提出了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基本思路,构想了产业规划,主要包括跨境贸易、进出口加工、国际金融、现代物流、跨境旅游和配套产业等。本文还分析了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后对中越两国产生的合作效应,如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投资扩大效应、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效应、降低边界屏蔽效应、辐射效应和试验示范效应等,并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区域合作项目,展望合作区的发展前景。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在贸易、金融、税收、通关、市场准入、管理机制、法律与安全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关键词】: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 建设方案 合作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引言12-21
- 1.1 研究背景12-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17-20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20-21
- 2 文献综述21-29
- 2.1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内涵和特征21-22
- 2.2 跨境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概述22-24
- 2.2.1 关税同盟理论22-24
- 2.2.2 新经济地理学24
- 2.2.3 大市场理论24
- 2.3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相关理论解释24-26
- 2.3.1 优势互补和地缘优势理论24-26
- 2.3.2 溢出效应理论解释26
- 2.4 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现状26-28
- 2.4.1 关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26-27
- 2.4.2 关于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27-28
- 2.5 简要评述28-29
- 3 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优劣势分析29-40
- 3.1 建设优势29-38
- 3.1.1 地理区位优势29
- 3.1.2 经济贸易优势29-37
- 3.1.3 政治基础优势37-38
- 3.1.4 往来交通优势38
- 3.2 建设劣势38-40
- 3.2.1 管理配合问题38
- 3.2.2 贸易结构问题38-39
- 3.2.3 越方贸易壁垒问题39
- 3.2.4 安全隐患问题39
- 3.2.5 配套建设问题39-40
- 4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40-48
- 4.1 上莱茵跨境经济合作区40-43
- 4.1.1 概况40-41
- 4.1.2 特征分析41-43
- 4.1.3 经验借鉴43
- 4.2 美墨马魁拉多工业园区43-45
- 4.2.1 概况43-44
- 4.2.2 特征分析44
- 4.2.3 经验借鉴44-45
- 4.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45-46
- 4.3.1 概况45
- 4.3.2 特征分析45
- 4.3.3 经验借鉴45-46
- 4.4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46-48
- 4.4.1 概况46
- 4.4.2 特征分析46-47
- 4.4.3 经验借鉴47-48
- 5 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基本思路48-50
- 5.1 功能定位48
- 5.2 基本思路48-49
- 5.3 基本原则49-50
- 6 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产业规划50-62
- 6.1 跨境贸易50-53
- 6.1.1 中越边境贸易城50-51
- 6.1.2 专业交易市场51-53
- 6.2 进出口加工53-55
- 6.2.1 制造业出口加工53-54
- 6.2.2 特色农产品加工54
- 6.2.3 战略性新兴产业54
- 6.2.4 矿产资源精深加工54-55
- 6.3 国际金融55-56
- 6.4 现代物流56-57
- 6.5 跨境旅游57-59
- 6.5.1 中越友谊关—友谊跨境旅游合作57-58
- 6.5.2 浦寨商业旅游58
- 6.5.3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58-59
- 6.6 配套产业59-62
- 6.6.1 教育培训59
- 6.6.2 文化娱乐59-60
- 6.6.3 餐饮住宿60-62
- 7 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效应分析及前景展望62-73
- 7.1 效应分析62-70
- 7.1.1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62-65
- 7.1.2 投资扩大效应65
- 7.1.3 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效应65-66
- 7.1.4 降低边界屏蔽效应66-68
- 7.1.5 辐射效应68-70
- 7.1.6 试验示范效应70
- 7.2 前景展望70-73
- 7.2.1 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70-71
- 7.2.2 对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71-72
- 7.2.3 对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72-73
- 8 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举措73-79
- 8.1 贸易政策73-74
- 8.1.1 促进加工贸易发展73
- 8.1.2 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73
- 8.1.3 集中化、规范化边民互市贸易73-74
- 8.2 金融政策74-75
- 8.2.1 放宽投资限制74
- 8.2.2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74
- 8.2.3 试行人民币与越南盾自由兑换试点74
- 8.2.4 放宽原产地标准74-75
- 8.3 税收政策75
- 8.3.1 所得税75
- 8.3.2 关税和增值税75
- 8.4 通关政策75-77
- 8.5 市场准入政策77
- 8.6 管理机制77-78
- 8.7 法律与安全78-79
- 参考文献79-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新永;张卫华;;“十三五”及中长期广西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02期
2 鲍容震;;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发展的对策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03期
3 何敏;欧明刚;;广西口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01期
4 施芝鸿;;引领全局的发展理念[J];党史文苑;2016年01期
5 王振宇;李秋萍;;基于VAR模型分析的绿色FDI构想——以江西省为例[J];科技广场;2015年12期
6 曹平;李冬青;;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以广西与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5年12期
7 黄南;;上海自贸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发展[J];中国发展;2015年04期
8 詹小颖;;沿边民族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以桂越边域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9 于婷婷;范林玉;;广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贸实践;2015年06期
10 刘健恒;齐丹;王蕊;黄俊翔;;珠三角之短痛,中国、东盟之长赢[J];金融发展评论;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珲;新世纪中越双边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李志茹;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口岸跨境经济合作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
3 周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4 李浩;图们江区域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5 徐影;珲春—罗先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模式的选择[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6 李宠;构建珲春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7 虢晓芳;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赵霞;广西凭祥市开放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冉凌旭;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方冬莉;口岸对边境城镇跨境合作作用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1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