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08:04
物流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之一,对带动其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就业容量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央政府就将物流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物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物流业仍然亟待更深入的发展。我国目前仅仅是物流大国,而非物流强国,数量扩张特征明显,而在发展质量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我国物流业在增加值、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等产出指标上高速增长,但必须看到的是,物流业的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也同时在大幅攀升,这些都表明,对物流业发展的衡量不能以偏概全地只看产出而不考虑投入。只有从投入产出的综合视角,才能全面衡量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物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增长率超出投入要素增长率的部分,能够科学衡量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质量。本文运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建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对我国物流业TFP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和理论方法,首先对物流业和三种效率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
【文章来源】: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历年物流业增加值
第 3 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以现价计算的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在 1990 年仅为 1167.03 亿元,到 2012 年已经达到了 24960 亿元,翻了 20 倍还多。考虑到我国长期实行低廉、稳定的运价政策,使得基于价值形态的物流业增加值无法真实反映我国物流业的产出情况,造成了价值量和产出量严重背离的问题。相比而言,基于实用价值形态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更加反映物流业的真实产出情况,我们在下图同样考察了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历年的发展状况。
我国历年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从图3.3看到,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从1997年到2006年持续下降,这主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田刚,李南. 科研管理. 2011(07)
[2]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 周燕,蔡宏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中国区域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基于复合系统模型与30个省区面板数据[J]. 张毅,陈圻. 软科学. 2010(12)
[4]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余泳泽,刘秉镰. 上海经济研究. 2010(10)
[5]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8[J]. 黄金波,周先波. 南方经济. 2010(09)
[6]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 田刚,李南. 系统工程. 2009(11)
[7]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J]. 段文斌,尹向飞.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2)
[8]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J]. 唐跃军,赵武阳.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1)
[9]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J]. 王亚华,吴凡,王争. 经济学(季刊). 2008(03)
[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J]. 张自然.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马天山.长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4819
【文章来源】: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历年物流业增加值
第 3 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以现价计算的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在 1990 年仅为 1167.03 亿元,到 2012 年已经达到了 24960 亿元,翻了 20 倍还多。考虑到我国长期实行低廉、稳定的运价政策,使得基于价值形态的物流业增加值无法真实反映我国物流业的产出情况,造成了价值量和产出量严重背离的问题。相比而言,基于实用价值形态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更加反映物流业的真实产出情况,我们在下图同样考察了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历年的发展状况。
我国历年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从图3.3看到,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从1997年到2006年持续下降,这主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田刚,李南. 科研管理. 2011(07)
[2]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 周燕,蔡宏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中国区域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基于复合系统模型与30个省区面板数据[J]. 张毅,陈圻. 软科学. 2010(12)
[4]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余泳泽,刘秉镰. 上海经济研究. 2010(10)
[5]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8[J]. 黄金波,周先波. 南方经济. 2010(09)
[6]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 田刚,李南. 系统工程. 2009(11)
[7]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J]. 段文斌,尹向飞.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2)
[8]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J]. 唐跃军,赵武阳.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1)
[9]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J]. 王亚华,吴凡,王争. 经济学(季刊). 2008(03)
[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J]. 张自然.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马天山.长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4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23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