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整体煤气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的热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14:16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经济、稳定的能源,但燃煤发电面临Co2排放的巨大挑战。捕集CO2通常会降低燃煤电站的效率10个百分点以上。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2,简称sCO2)动力循环具有显著提高核能、太阳能、余热回收、化石燃料(天然气和煤)等多种发电效率的潜力,近年来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研究煤气化与直接加热式sCO2动力循环的集成系统,在能量转换的同时捕集CO2,以期较大幅度地降低捕集CO2引起的效率代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整体煤气化sCO2动力循环的基准循环,建立了各部件的模型,添加了零维的sCO2透平冷却模型,探讨了煤气化过程为便于直接加热式sCO2动力循环捕集CO2所作的改进,研究了合成气冷却热与sCO2动力循环的热集成,分析了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进出口压力、循环最低温度、透平冷气温度、空分制氧能耗等关键参数对效率的影响。在透平进口温度1200℃、透平进口压力30MPa、透平压比10、循环最低温度25℃C的参数下,捕集近100%CO2后的效率可达39.27%,比采用燃烧前捕集CO2技术的IGCC(燃气轮机透平温度进口温...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整体煤气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的热力学研究


图1.1〇)2的相图丨13】??Figure?1.1?Phase?diagram?of?C021131??

半闭式,动力循环,压缩因子


?(1.2)??从式(1.2)可以看出,相比压缩理想气体消耗的技术功,压缩实际气体消耗的技??术功与压缩因子Z密切相关。从图1.6可以看出,适当地选择压缩机的进口参数,??使其在C02的临界点附近,C02的实际气体性质变强,压缩因子Z变小C0.2-0.4;),??可减小压缩能耗。??n?ni?rn.....rn..rm.Tm」u??I?〇g?T ̄?_;?? ̄?u?〇?|?]Turbme?operating?range?[??f?〇-7??"p(MPa)^5 ̄F ̄¥??=■|;二:=工=:::-■??lit?+H-U?-10??爸?0.3?-?Comp,?operating?range?l-■?-?-?20??102?i?iiLiji?ifTf-?Ph?I??3?°-1?-婦―(gggp^—一—?一bp=??q?I?l.i?M?I?I?l?I?i?i?i?i?i?is?II?I?I?l?r?r?i?1?1?t?1?t?*r?1?1?*i??250?300?350?400?450?500?550?600??Temperature?(K)??图1.6?C02的压缩因子Z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网??Figure?1.6?Variation?of?the?compression?factor?Z?of?C02?[2S,??C02在透平中的温度一般都高达几百摄氏度甚至更高,如图1.6所示,在此??温度下(:02可视为理想气体(压缩因子接近于1)。在透平膨胀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推得的透平进出口温比,由式(1.3)计算:??I?=?fe)?(L3)??式中

压缩因子,温度压力,实际气体,技术功


0.5?1.0?1.5?2.0?2.5?3.0?3.5?4.0??熵(kJ/kgK)??图1.5典型半闭式sC02动力循环的h图??Figure?1.5?T-s?diagram?of?typical?semi-closed?supercritical?C02?power?cycle??对于1?kg的实际气体,压缩过程消耗的技术功由式(1.2)计算:??w?=?-?y?vdp?=?-?J?ZRgT—?(1.2)??从式(1.2)可以看出,相比压缩理想气体消耗的技术功,压缩实际气体消耗的技??术功与压缩因子Z密切相关。从图1.6可以看出,适当地选择压缩机的进口参数,??使其在C02的临界点附近,C02的实际气体性质变强,压缩因子Z变小C0.2-0.4;),??可减小压缩能耗。??n?ni?rn.....rn..rm.Tm」u??I?〇g?T ̄?_;?? ̄?u?〇?|?]Turbme?operating?range?[??f?〇-7??"p(MPa)^5 ̄F ̄¥??=■|;二:=工=:::-■??lit?+H-U?-10??爸?0.3?-?Comp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J]. 魏巍贤,马喜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7)
[2]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特性分析[J]. 郑宽宽,赵航,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CO2作为气化剂对煤焦-H2O气化反应的影响机制[D]. 白永辉.太原理工大学 2014
[2]IGCC电站二氧化碳捕集研究[D]. 迟金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1
[3]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CC系统集成研究[D]. 王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9



本文编号:3350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350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