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协同发展测度与路径研究——基于安徽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7 01:04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从物流需求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发展环境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运用协同理论构建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法和CRITIC赋权法建立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研究了安徽省2001—2017年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协同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物流系统和农村物流系统有序度均呈平稳上升态势,城市物流增长曲线为S型,农村物流增长曲线为指数型;城乡物流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从弱度协同向低度、中度协同发展的时序演化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
【文章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37(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安徽省城市物流系统与农村物流系统协同发展演变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复合系统协同模型的沿海城市物流业生态环境协同度实证分析——以广西钦州为例[J]. 刘少坤,李虹林,饶远. 物流科技. 2019(01)
[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协同发展问题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梁雯,孙红,刘宏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08)
[3]城乡物流有序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2000—2015年统计数据[J]. 弓宪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4]新型城镇化下江西省农产品物流协同体系协同管理模式[J]. 周熙登,阚云艳. 南方农业. 2017(34)
[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度分析与评价[J]. 许学国,王羊昕,杨文静.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2)
[6]安徽省城乡物流协同发展耦合研究[J]. 许静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17(10)
[7]区域物流协同水平测度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吕红波,王清. 物流科技. 2017(06)
[8]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 吴志丹,韩歆月. 江苏商论. 2017(04)
[9]京津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 傅为忠,李孟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 武淑萍,于宝琴. 管理评论. 2016(07)
本文编号:3611454
【文章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37(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安徽省城市物流系统与农村物流系统协同发展演变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复合系统协同模型的沿海城市物流业生态环境协同度实证分析——以广西钦州为例[J]. 刘少坤,李虹林,饶远. 物流科技. 2019(01)
[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协同发展问题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梁雯,孙红,刘宏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08)
[3]城乡物流有序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2000—2015年统计数据[J]. 弓宪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4]新型城镇化下江西省农产品物流协同体系协同管理模式[J]. 周熙登,阚云艳. 南方农业. 2017(34)
[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度分析与评价[J]. 许学国,王羊昕,杨文静.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2)
[6]安徽省城乡物流协同发展耦合研究[J]. 许静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17(10)
[7]区域物流协同水平测度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吕红波,王清. 物流科技. 2017(06)
[8]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 吴志丹,韩歆月. 江苏商论. 2017(04)
[9]京津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 傅为忠,李孟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 武淑萍,于宝琴. 管理评论. 2016(07)
本文编号:361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61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