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序列符合的车身分配中心方案设计及运行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05:42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了近三十年快速的发展,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车型单一,配置千篇一律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现代化汽车生产越来越重视物流及订单化需求,如何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进行在制品的有序排列并保持序列的稳定性以及按需进行总装物料准备将成为精益生产的关键。随着生产的车型越来越多,配置越来越丰富,总装车间装配线上需要的零件物料也越来越庞大,种类也越来越多。于是,生产控制模式精益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传统的方式和生产控制,已无法满足于越来越高的序列要求,必须通过一种新的更高柔性和灵活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上海大众第一个标准化工厂,在规划初期就考虑在传统的四大工艺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油漆车间、总装车间)之外增加一个车身分配中心,作为一种提高生产序列符合度的尝试同时也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改进手段。本文通过从订单流程和制造流程着手,对汽车的生产制造以及最后进入流通市场的过程进行分析,阐述现代化汽车生产的物流特点以及序列对于汽车制造的意义。通过对生产过程中造成扰乱车身序列的因素的分析,找到乱序的环节和纠正乱序的手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体系,自主规划一个车身分配中心,用来调整进...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意义
1.2 生产排序及立体仓库的研究现状
1.2.1 排序缓冲区研究现状
1.2.2 立体仓库的研究现状
1.2.3 车身立体仓库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车身序列和车身分配的研究
2.1 生产制造的流程
2.1.1 订单流程
2.1.2 车辆制造流程
2.2 车身序列的影响要素分析
2.2.1 车身序列的影响要素
2.2.2 车身的序列
2.3 车身分配的意义
2.4 订单符合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序列柔性调整的车身分配中心的方案研究
3.1 车身分配中心的工厂布局
3.1.1 车身分配中心的位置
3.1.2 车身分配中心的形式
3.2 车身分配中心的总体方案规划
3.3 货架的设计
3.4 堆垛机的设计
3.5 库位数量的研究
3.6 出入库的路径设计
3.7 分配中心的功能设计
3.8 堆垛机的节拍计算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身分配中心控制和策略的研究
4.1 车身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构建的前提与背景
4.1.1 构建前提
4.1.2 构建背景
4.2 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构建的目的
4.3 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方案
4.3.1 常规控制系统方案
4.3.2 备用控制系统方案
4.3.3 控制系统方案创新
4.4 分配中心控制策略的研究
4.4.1 进车策略
4.4.2 出车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仿真和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5.1 车身分配中心仿真的前提与背景
5.2 整厂运行仿真系统(高架仓库)
5.3 车身分配中心(高架仓库)与车间间输送仿真目的
5.4 车身分配中心(高架仓库)与车间间输送组成
5.5 高架仓库和输送系统结构分析
5.6 高架仓库仿真实验
5.6.1 两台堆垛机与四台堆垛机设备利用率分析
5.6.2 两台堆垛机极限能力分析
5.6.3 两台堆垛机重大故障分析
5.6.4 堆垛机优化分析
5.7 经济效益
5.8 方案最终确认
5.9 实际应用
5.9.1 主要问题
5.9.2 Optimo的使用
5.9.3 Eco-EMOS的使用
5.9.4 节拍测试
5.10 项目验收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69605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意义
1.2 生产排序及立体仓库的研究现状
1.2.1 排序缓冲区研究现状
1.2.2 立体仓库的研究现状
1.2.3 车身立体仓库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车身序列和车身分配的研究
2.1 生产制造的流程
2.1.1 订单流程
2.1.2 车辆制造流程
2.2 车身序列的影响要素分析
2.2.1 车身序列的影响要素
2.2.2 车身的序列
2.3 车身分配的意义
2.4 订单符合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序列柔性调整的车身分配中心的方案研究
3.1 车身分配中心的工厂布局
3.1.1 车身分配中心的位置
3.1.2 车身分配中心的形式
3.2 车身分配中心的总体方案规划
3.3 货架的设计
3.4 堆垛机的设计
3.5 库位数量的研究
3.6 出入库的路径设计
3.7 分配中心的功能设计
3.8 堆垛机的节拍计算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身分配中心控制和策略的研究
4.1 车身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构建的前提与背景
4.1.1 构建前提
4.1.2 构建背景
4.2 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构建的目的
4.3 分配中心控制系统方案
4.3.1 常规控制系统方案
4.3.2 备用控制系统方案
4.3.3 控制系统方案创新
4.4 分配中心控制策略的研究
4.4.1 进车策略
4.4.2 出车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仿真和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5.1 车身分配中心仿真的前提与背景
5.2 整厂运行仿真系统(高架仓库)
5.3 车身分配中心(高架仓库)与车间间输送仿真目的
5.4 车身分配中心(高架仓库)与车间间输送组成
5.5 高架仓库和输送系统结构分析
5.6 高架仓库仿真实验
5.6.1 两台堆垛机与四台堆垛机设备利用率分析
5.6.2 两台堆垛机极限能力分析
5.6.3 两台堆垛机重大故障分析
5.6.4 堆垛机优化分析
5.7 经济效益
5.8 方案最终确认
5.9 实际应用
5.9.1 主要问题
5.9.2 Optimo的使用
5.9.3 Eco-EMOS的使用
5.9.4 节拍测试
5.10 项目验收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69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96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