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及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及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后,中国物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物流园区作为支撑现代物流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地域载体,是物流设施、物流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物理集结地,还是综合了众多的人流、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平台。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建设起步较晚,至今关于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的方法理论都还不太成熟,如果不考虑各国国情差异,盲目照搬国外的建设经验用于中国物流园区的建设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久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物流园区建设成为热点的情况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物流园区建设的合理规划,既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优化社会物流资源与服务配置,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物流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哈密国际物流港为切入点,基于物流规划的跨部门性、跨地域性,运用地理学的地域综合思想,立足区域,着眼长远,首先对哈密国际物流港区位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基于MSFLB模型的五大模块分别对哈密国际物流港的区域经济环境、战略定位、功能设计、布局规划及商业运作进行了规划分析,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议,进而对哈密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遭遇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此为导向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 MSFLB模型 对策 哈密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10
- 1.1.1 国内物流产业的兴起8
- 1.1.2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成为热点8-9
- 1.1.3“一带一路”为新疆哈密物流园发展带来新机遇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3.1 国外研究进展10-11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1-12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2-13
- 1.4.1 研究内容12
- 1.4.2 技术路线12-13
- 2 物流相关理论13-21
- 2.1 物流业概述13-14
- 2.1.1 物流产业的概念13
- 2.1.2 物流产业的特征13-14
- 2.2 物流园区概述14-16
- 2.2.1 物流园区的定义14
- 2.2.2 物流园区的类型14-16
- 2.3 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理论综述16-21
- 2.3.1 国内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现状16-17
- 2.3.2 国外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现状17-20
- 2.3.3 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的启示20-21
- 3 基于MSFLB模型对哈密国际物流港规划研究与实践21-54
- 3.1 哈密国际物流港概况21-26
- 3.1.1 规划期限与范围21-22
- 3.1.2 哈密国际物流港区位条件分析22-26
- 3.2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区域市场环境分析26-34
- 3.2.1 基于GM预测模型的物流港辐射服务区域的物流需求预测26-31
- 3.2.2 哈密国际物流港市场竞争对手分析31-34
- 3.3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战略定位34-43
- 3.3.1 哈密国际物流港发展环境现状SWOT分析34-42
- 3.3.2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战略定位42-43
- 3.4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功能设计43-46
- 3.4.1 物流运营板块43-44
- 3.4.2 商贸交易板块44
- 3.4.3 综合办公板块44-45
- 3.4.4 配套服务板块45-46
- 3.5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布局规划46-48
- 3.5.1 布局原则46-47
- 3.5.2 布局模式47
- 3.5.3 规划总体结构47-48
- 3.6 哈密国际物流港的商业计划48-54
- 3.6.1 管理运营模式选择48-50
- 3.6.2 管理运营方案50-51
- 3.6.3 盈利模式51-54
- 4 哈密国际物流港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4-57
- 4.1 可争取的国家政策措施54-55
- 4.1.1 项目用地政策54
- 4.1.2 城市配送政策54
- 4.1.3 信息平台政策54-55
- 4.2 可出台的优惠政策措施55-56
- 4.2.1 土地优惠政策55
- 4.2.2 税费优惠政策55
- 4.2.3 环境保障政策55
- 4.2.4 招商引资政策55
- 4.2.5 人才引进政策55-56
- 4.3 加强物流港运营管理的措施56-57
- 4.3.1 提高规划认识56
- 4.3.2 创新招商模式56-57
- 5 哈密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57-61
- 5.1 哈密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57-58
- 5.1.1 现代物流业观念滞后,信息化程度低57
- 5.1.2 物流企业规模小57
- 5.1.3 缺乏服务标准和品牌57-58
- 5.1.4 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不足58
- 5.1.5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58
- 5.2 哈密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58-61
- 5.2.1 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企业培育58-59
- 5.2.2 逐步推动物流技术的现代化59
- 5.2.3 主动参与国家、省的丝绸之路战略59
- 5.2.4 搭建三大平台59-60
- 5.2.5 建立跨国跨区物流大通道60
- 5.2.6 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60-61
- 6 结论与展望61-62
- 6.1 研究总结61
- 6.2 研究展望61-62
- 附录62-63
- 附录1 图附录62
- 附录2 表附录62-63
- 参考文献63-66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物流新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22期
2 ;发展物流[J];上海商业;2002年03期
3 黄侃;发展现代物流 改善口岸环境[J];综合运输;2002年06期
4 徐文题;丰台区构建首都西南物流中心的地位 作用和发展建议[J];北京统计;2003年05期
5 汪鸣;2002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综述[J];综合运输;2003年01期
6 何翎;;借鉴深圳经验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J];天津经济;2003年02期
7 贾存斗;物流园虚热真相[J];时代经贸;2004年03期
8 ;佛山物流 驶入快行道[J];铁道货运;2004年04期
9 王继祥;佛山物流 商机无限——2004年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侧记[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年07期
10 李修记;日照:依托港路优势发展物流[J];大陆桥视野;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力强;;热情不减 整合不够——2002年中国物流的发展特点[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2 刘葆;;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合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奎辉;;南昌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永甫;李晓冬;葛雅楠;;唐河县物流业发展及物流园区建设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洪水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发展道路[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6 鞠颂东;徐杰;;云南省物流体系构建对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的作用[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刘伟文;;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管理[A];第二次全国城市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交流研讨会暨第八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4年
8 刘伟文;;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管理[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1号—13号(2005年)[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物流业“意外”入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N];中国贸易报;2009年
2 张迪;北京物流业欢迎港资进入[N];北京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龚勇;加速发展天津现代物流[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发展空间无限[N];重庆日报;2004年
5 登才;上海 浙江 江苏 联手打造现代物流合作体[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袁达珍;现代物流业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吴献;内蒙古构建“两区一带”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张明;天津批准4个物流园规划方案[N];中国交通报;2006年
9 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提供;加快推进江西现代物流业发展[N];光华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鹏;北京确立“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布局[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东北;物流单元网络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葛喜俊;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建宇;现代物流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戴航;基于博弈分析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鸽;重庆市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农小莹;广西对越边境口岸物流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张鹏涛;洛阳中储物流园运营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詹盈盈;A市物流园区物流需求规模预测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5 任巧;H集团低碳物流园区布局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谭传龙;山东半岛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结构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侯雯;潍坊市城区物流园区选址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闫金铎;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及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尹清忠;济南市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少锋;淄博市张店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及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41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