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
发布时间:2017-06-08 07:16
本文关键词:我国物流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物流业作为新兴服务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物流产业对整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它渗透到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此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物流产业与其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影响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准确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差异并且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关联效应的研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假设抽取法,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相关函数法和特征向量法。其中,以假设抽取法,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最为常见。本文对不同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及对比,总结了不同方法各自的特点。对于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文章采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WIOD公布的不同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假设抽取法进行测算,进一步比较分析了我国和美国、日本、印度、巴西五个代表国家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各国物流产业均具有典型的自给特征。物流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效应十分显著,但各国物流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效应及其变动差异较大。特别是我国的物流产业与自身的后向关联虽然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弱于发达国家。其次,物流产业与焦炭、精炼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程度的关联效应,并且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关联程度高于发达国家。这一方面说明物流产业与能源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着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物流产业后向关联程度高于发达国家也是由各国不同的国情所决定的。最后,对照物流产业与其他行业前向关联的数据可以看到,五国物流业与许多行业的前向关联方面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在,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对其他行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关联效应逐渐减弱。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例如从战略视角对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进行统筹全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物流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运作;完善物流配送模式以降低物流费用和提高配送效率;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网络建设以促进行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等。
【关键词】:物流产业 产出增长 关联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4 研究方案15-17
- 1.4.1 数据来源及说明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4.3 研究创新点16-17
- 第2章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17-22
- 2.1 物流产业的概述17
- 2.2 中国物流业现状的国际比较17-22
- 2.2.1 中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18-20
- 2.2.2 中国物流产业的产业特征的国际比较20-22
- 第3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效应方法比较22-27
- 3.1 假设抽取法22
- 3.2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22-23
- 3.3 其他测算关联效应方法23-24
- 3.3.1 相关函数法23-24
- 3.3.2 特征向量法24
- 3.4 产业关联效应测算方法的比较24-27
- 第4章 我国物流产业前向和后向关联的国际比较27-39
- 4.1 后向关联测度27-28
- 4.2 前向关联测度28-29
- 4.3 中国和美国、日本物流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29-33
- 4.3.1 中国和美国、日本物流产业后向关联的国际比较31-32
- 4.3.2 中国和美国、日本物流产业前向关联的国际比较32-33
- 4.4 中国和印度、巴西物流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33-37
- 4.4.1 中国、印度和巴西物流业后向关联的国际比较36
- 4.4.2 中国、印度和巴西物流业前向关联的国际比较36-37
- 4.5 小结37-39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39-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本文关键词:我国物流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43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