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8 16:05

  本文关键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文下载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类论文 > 商业经济管理类论文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5-10-08 23:44 作者: 阅读次数: 文章出自: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王红春

(北京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本文基于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Constr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Wang hong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Abstract: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 new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which directly related to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s of BIM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cure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especially in site se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It aims to  identify the number, diversity and supplier of materials in advance, predict the using time accurately, cut inventory and realize Just In Time purchasing and set up a long-term supply mechanism, finally reduce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platform;JIT 

 

1引言

施工企业引入

1建筑业实行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建设项目过程中,物流管理的相关活动被局限在施工阶段,并且将其错误理解为采购环节[1]。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采购、库存成本的上升及工期的延误。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优势条件,把单纯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等全过程服务,提高供应工作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稳定[2],多是临时性或短期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此外,建筑材料不仅消耗量大,而且种类繁多,按材料、产品、规格、型号等分解,品种可达50万种以上[3],不同材料的价格各异,其统计过程及其复杂。基于上述原因,项目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量。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物流管理体系,及时、准确提供所需原材料的种类、价格、数量,并提供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是建筑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BIM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2.1BIM的发展及特点

BIM[4],随后[7],[8],主要是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应用居多,在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成本预测、施工优化、施工安全等领域的软件有了较大的发展。

BIM[9]。BIM结合模拟技术可以预先有效分析和优化施工过程及资源配置,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12]。特别是在前期设计好运输物资的入场路线、统计出设计所需的各项材料的种类、数量,为物资及设备的采购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目前建筑材料的主要物流成本主要集中在钢材、混凝土、大型器械等项目上,相应的物资的采购、运输、入库、仓储费用因集中采购、现场场地不足而临时租用仓库、场地等原因而升高,物流活动的管理水平落后。借助于BIM技术,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意欲实现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①强化供应商管理,力争改变传统的短期合作、零和博弈模式为长期、战略合作模式;

②优化物资采购,通过将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来简化程序,缩短周期,从而降低成本;

③强化建筑材料、设备出库入库、调拨及报损管理,在合理范围内保持库存最小化;

④加强物资入场退场、损耗管理,尽量规划好物资出入场线路,堆放位置,避免材料二次搬运,使浪费最小;

⑤及时、准确获取相关物流信息,有效控制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物流活动。

 

2.3BIM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3.1场地选择与运输路线优化

场地是建筑产品所在地,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施工者始终在此范围内活动,材料、设备入场后也是在场地范围内被使用。因此场地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首要考虑的因素,场地的特点包括了水文地质、植被、周围规划条件等技术要求[13],也是未来建筑给人们带来体验的地点。运输路线首先是根据场地来制定的,而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关系项目进度,也关系到物资是否需要二次运输。对施工企业而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平整场地,修整道路,合理设置施工机械,方便运输材料、设备的车辆入场,利于施工机械操作。在基地条件并不复杂的场地中,,通过草图、实体模型等手段,可以实现目的,但是在山地等复杂场地中,上述手段都会失效。而

 

2.3.2准确采购计划的制定与物流成本实时监控

以往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是造价人员在识别、分析施工图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主观经验以及对图纸理解程度得出的,结论通常因人而异,在大量计算过程中也易出现各种错误。虽然也有部分借助CAD等相关软件,但是受软件自身设计、功能限制,其对图纸的识别及对某些异型、复杂构件等常采取近似计算或忽略处理,降低了计算结果准确度。受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影响,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设计变更,一处变更则与之相关的所有部位要随之变更,这就要求造价部门对新的图纸进行重新计算。以上各因素导致工程量计算量大、易错漏,变更后需重新核算工作量,整个过程非常繁琐。

BIM[14]。在[15],而且不受工程变更的影响,采购部门据此制定出准确的采购计划。

BIM

 

2.3.3预制构件采购与长效供应机制的实现

    建筑企业传统的采购模式是根据项目的特点、施工进度的需要,购买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物资[16]。供需双方互相不了解作业计划,以利益为目标,并且由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不确定性等特点[17],导致建筑原材料及设备采购的超前性、无规律性,企业在项目开始前即采购大量的原材料进行存储,不仅增加了库存成本,而且对保存环境有较高要求的材料如水泥、添加剂等易因保存不当造成损失,对钢筋、铜线等贵重材料也需要专人看护,防止被盗,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BIM模型不是单一的图形化模块,它包括了从构件材质、尺寸数量、产品型号、生产厂家、产品价格等一系列信息[18],以异形结构为例,只需打开模型,截取画面,即可显示结构的各项尺寸,可将信息发送给选择的供应企业定制,避免了构件采购的尺寸错误,减少材料浪费。现场作业是导致建筑施工过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建筑行业效率低下的一个因素[19]。因大量现场作业导致无法大规模使用现代机器设备来代替人工作业,无法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性与作业质量,因此在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预制构件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构件的生产商通常是项目的分包商之一,在中标后,负责某个系统或分部分项子项目的设计、制造、安装,例如,钢结构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幕墙系统等。在中标后,生厂商会提供详细的构件设计,并且经过多次审核,反复检查装配图与其他建筑系统是否冲突,在传统施工中,只能等到实际吊装才能发现构件设计是否合理,尺寸时候符合预留。一旦发现问题,往往造成巨大的时间、人力、财力损失。

在国际物流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全球采购越来越多。工程预制构件不仅要预留充足的设计、生产时间,还要留下充足的运输时间,这就要求分包商充分理解设计方的设计图纸,且要求设计方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施工方准确的按图施工,保证高效准确的施工质量,这对以人工审核、人工设计为主的传统施工过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

对于需求量较大的材料,则通过实时建造模型,可以生成与进度计划相关联的材料和资金供应计划,并在施工开始之前即可与优选的供应商进行沟通,签订供货合同。既避免了因材料和资金不到位而对进度产生影响,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由生产经理根据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的至多精确到周的过量采购导致库存成本、保管成本的增加。采购部门按照

 

2.3.4资源动态管理与开放式信息平台

    通过

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信息交换效率低下,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信息不断流失,无法从全局角度进行优化。

 

结语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主要差距在于管理。以企业建筑物流为例,根据统计物流费用占到材料费用的[20],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显然已经不能只依靠压缩材料费,来降低项目总造价,对物流成本的关注,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焦点。

BIM

 

 

参考文献:

 

[1]

[2]

[3]

[4]Eastman C.BIM Handbook: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5]LAISERIN J Laiserin.com/.

[6]GUO H L

[7]

[8]

[9]王广斌,张洋,杨学英,张文娟. 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发展方向

[10]

[11]

[12]LI H

[13]

[14]

[15]GAO J

[16]

[17]

[18]

[19]

[20]

 

作者简介:王红春(1976—),女,湖北荆州人,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上一篇:BPR 理论在财政效率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本文关键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5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5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