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其阶段特征——基于劳动力投入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其阶段特征——基于劳动力投入的视角
【摘要】: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动工资处于合理区间才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对外开放水平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了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强的现象。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物流业 非均衡性 驱动效应 劳动力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重点计划项目(2014KRZ02)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KRM030)的资助
【分类号】:F259.2
【正文快照】: 引 言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将物流业作为国家基础战略性产业的地位。相比其他产业,物流业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其发展水平还能够有效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现代化和竞争力水平(Guo,2012)。经济新常态下,伴随“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入世与中国物流业[J];交通标准化;2002年04期
2 文姬;中国物流业发展纲要有望年内出台[J];中国水运;2004年05期
3 ;中国物流业将继续对外资开放[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4年03期
4 ;2005年中国物流业的五大特点和任务[J];水路运输文摘;2006年01期
5 丁俊发;;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J];中外物流;2008年04期
6 丁俊发;;中国物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22期
7 ;中国物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J];大陆桥视野;2013年05期
8 欧阳文霞;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J];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05期
9 郭勤;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J];集装箱化;2000年04期
10 柯斯汀·莱特娜;;中国物流业潜力巨大[J];中国经贸;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俊发;;入世三年与中国物流业[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2 丁俊发;;2005年中国物流业五大特点与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五大任务[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3 丁俊发;;2002年中国物流业取得八大进步[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4 刘学敏;吴爱东;;21世纪中国物流业的创新与发展[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5 ;中国物流业的新政策将会采取更方便的登记制度[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6 丁俊发;;入世三年与中国物流业[A];第九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4年
7 ;交通部长表态,中国物流业最大的问题是要整合[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8 丁俊发;;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与走向[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2年—2003年)[C];2003年
9 丁俊发;研究员;;2003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特点与2004年展望[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10 丁俊发;蔡进;石予友;刘能文;魏薇;刘乃杰;杨天庆;;中国物流业备受国际关注——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4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3年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4%[N];现代物流报;2013年
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4年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6.4%[N];现代物流报;2014年
3 记者 阮修星;中国物流业须实现“三大转变”[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周助;中国物流业:“快车道”上需要“冷思考”[N];现代物流报;2013年
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3年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1%[N];现代物流报;2013年
6 丁俊发;再谈中国物流业发展模式[N];现代物流报;2013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深企领跑中国物流业[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苏迪;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N];中国邮政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汪名立;三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N];国际商报;2014年
1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6.7%[N];现代物流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莎迪·拉迪娅;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经验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董伟;中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浩莹;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中国物流业发展特点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胡笑婷;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5 贺峗;中国物流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宋嘉颖;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与经营模式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周才荣;中国物流业最优税负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5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63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