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并以巨大的冲击力影响着企业经营、产业结构、资本投资、物流运输等一系列深刻变革,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探求,但现有文献极少直接将电子商务与劳动就业归于同一分析框架下来研究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鉴于此,本文首先在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参照,并根据自身研究特点进行修改,得到符合研究内容的实证模型。其次,将电子商务发展分为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两个维度,分别采用岭回归的计量方法估计了电子商务发展对被解释变量失业率的作用方向。最后,从就业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与劳动就业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再用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测度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劳动就业总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而言,本文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可以展开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及结构框架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则回顾整理了与电子商务及劳动就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简要述评。第三章以交易成本理论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研究基础,力求更好地探究出电子商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机理。第四章对我国电子商务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第五章首先在研究假设下,以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为控制变量,以失业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构建了以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电子商务发展效率为解释变量的实证模型,并采用岭回归的计量方法估计出电子商务对失业率的作用方向。其次,从就业角度,在单位根检验基础上,利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判别得到了电子商务与劳动就业间的因果关联。最后,笔者测度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劳动就业总量变动的影响程度。第六章结合发展现状与实证分析结果归纳本文研究结论,阐释相关启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尽管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递增并已成为当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中国电子商务的结构与格局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其次,从电子商务对失业率影响的岭回归估计结果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失业率变动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而电子商务发展效率的提高则能有效降低失业率;最后,从就业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是劳动就业总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而言,本文认为电子商务发展效率会将自身受到的冲击传递给劳动就业总量,并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劳动就业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脉冲响应不太敏感。整体来看,电子商务发展与劳动就业之间是正向关联的,即电子商务发展能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繁荣。结合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优势,形成促进就业量增加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并使之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制度性安排;我国政府应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改良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环境,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效率;着力推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协同发展;支持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业竞争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及帮扶力度。
【关键词】:电子商务 劳动就业效应 岭回归 脉冲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249.2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第一节 概念界定11-13
- 一、电子商务11-12
- 二、劳动就业效应12-13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3-15
- 一、研究背景13-14
- 二、研究意义14-15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5-19
- 一、研究思路15-17
- 二、研究框架17-18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18-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25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测度研究19-20
- 第二节 关于电子商务与劳动就业的研究20-24
- 一、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研究20-21
- 二、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21-23
- 三、电子商务发展对市场经济影响的研究23-24
- 四、电子商务与劳动就业的关系研究24
- 第三节 文献简评24-25
-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机理分析25-33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基础25-27
- 一、交易成本理论25-26
- 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26-27
- 第二节 电子商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机理27-31
- 一、电子商务、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28
- 二、电子商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劳动就业28-29
- 三、电子商务与失业率29
- 四、电子商务、固定资本投资与劳动就业29-30
- 五、电子商务、物流与劳动就业30-31
- 第三节 本章小结31-33
- 第四章 中国电子商务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33-43
- 第一节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33-35
- 一、初创阶段:1997-200233
- 二、快速发展期:2003-200733-34
- 三、创新发展期:2008-至今34-35
- 第二节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35-40
- 一、交易额逐年递增35-36
- 二、市场业态结构逐步优化36-38
- 三、农村电子商务受到重视38-39
- 四、电商品牌倒转布局线下39-40
- 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40-43
- 一、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40-42
- 二、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42-43
- 第五章 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实证分析43-56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43-45
- 一、研究假设43-44
- 二、模型构建44-45
-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45-46
- 一、被解释变量45
- 二、核心解释变量45-46
- 三、控制变量46
- 第三节 电子商务对失业率影响的岭回归估计过程46-50
- 一、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对失业率的影响47-49
- 二、电子商务发展效率对失业率的影响49-50
- 第四节 电子商务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基于VAR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50-55
-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50-51
- 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判别51-52
- 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52-55
- 第五节 本章小结55-56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56-59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6-57
- 第二节 相关建议57-59
- 参考文献59-65
- 附录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上广,丁金宏;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罗宏斌;浅议税收的就业效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徐旭川;;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10期
4 ;黄石市 十五部门联推“创业帮扶接力棒”活动 全市范围再掀创业促就业效应高潮[J];中国就业;2009年12期
5 李世佳;申晓梅;;四川省消费就业效应的评估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11期
6 胡华亮;鲍剑国;;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7 刘艳丽;;河南省金融发展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8 徐世江;;辽宁经济转轨的就业效应与长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整[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02期
9 罗宏斌;周红梅;;税收的就业效应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霍倩佳,罗良文;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庆刚;潘越;;天津市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实证问题与理论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袁丽霞 张婧;发挥政策作用 促进就业效应[N];雅安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常宝国;高科技带来“就业效应”[N];工人日报;2002年
3 刘建军;全市创业促进就业效应进一步显现[N];乌海日报;2011年
4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 白景明;应关注“营改增”促进就业效应[N];中国税务报;2013年
5 记者 杨明清;青岛:创业路上工会与你同行[N];工人日报;2006年
6 吴学安;民间资本,激活创富动力待何时[N];中国审计报;2010年
7 记者 李奎;项目催生就业效应 10万农民工不再“东南飞”[N];南充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代鹏;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李世佳;我国居民消费的就业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温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于晓龙;我国信息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黄小勇;江西工业化进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赵建军;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王国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D];复旦大学;2010年
8 傅端香;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基于AHP-DEA的中国居民消费的就业效应的效率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胡丹丹;西藏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3 林学渊;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李娟;服务业FDI的就业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5 戴佳丽;吉林省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6 曾佳佩;我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7 田志林;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8 周启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冯莉;中国贸易结构的就业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祝鹏飞;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6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82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