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
本文关键词: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产量构成 措施产量 预测模型 措施增油量 自然产量 两种方法 计算方法 总产量 类比对象 单元
【摘要】: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量数据和开发单元投产新井单井产量数据为劈分基础,经回归参照对象的历史参数值得出定量预测模型,进而用类比法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一的回归参数为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在历年的措施增油量,从而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则通过两个回归参数(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历年的总产量和自然产量)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具有理论依据,在处于递减阶段的开发单元的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预测中,可信度较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产量构成 措施产量 预测模型 措施增油量 自然产量 两种方法 计算方法 总产量 类比对象 单元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资源优化配置项目“已开发油田开发趋势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020133-4)
【分类号】:TE328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对油田生产实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将一定数目的油井作为一个管理对象,对它们将来(例如下一个5年或3年)的产量、成本、投资、经济指标作预测计算,以便安排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产量预测[1]。对于进入递减阶段的油田,随着开发年限的增加,几乎每年都有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正荣,吴奇,王连刚,赵春,弓麟,赵志宏,蒋海军;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2 尚明忠,盖英杰,钟太贤,李树荣;产量构成非线性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4期
3 刘斌,任芳祥,易维容;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计算方法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2期
4 李斌,张国旗,刘伟,吴晨洪,柳金旺;年度措施产油量配产方法研究[J];石油学报;2001年02期
5 胡建国,姚蕃珍,屈雪峰;预测油气田产量的广义模型[J];石油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长新,陆毅;永3断块开发效果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5年03期
2 陈荣芹;;复杂断块油藏细分注水开发方案优化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6年01期
3 王永山,王树立,张志龙,徐丙涛;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可采储量评价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4期
4 王晓芬,袁克峰,王忠生,崔凯,要春生;岔河集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做法与成效[J];海洋石油;2003年03期
5 吕小理,陶先高,廖俊臣,赵兴涛;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油田注水开发状况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6 牛世忠;;红岗油田压裂选井选层方法研究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6期
7 盖英杰,陈月明,范海军;油田稳产措施的随机规划模型[J];经济数学;1999年03期
8 陈月明,盖英杰,范海军;油田稳产措施规划数学模型[J];经济数学;2000年02期
9 邢明海,陈祥光,王渝;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油田产量[J];计算机仿真;2004年05期
10 易维启,李清仁,张国才,刘翠娟,陈小宏;大庆TN油田时移地震研究与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红;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钟乐海;气田整体优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卢立泽;气井及气藏优化配产方法研究及软件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李兴训;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袁爱武;采油工程规划与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杨国玲;油田勘探开发经济动态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7 李莉;大庆外围油田注水开发综合调整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刘志斌;油价系统模拟及石油企业的最优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孙伟;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宋杰鲲;基于不确定优化理论的油藏经营管理系统决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军;孔隙介质中压差驱动下油气运移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2 陆鹏庆;中外油气储量体系比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姬鹏程;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地质特征与注水开发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程宝庆;大庆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5 陈晓华;萨中开发区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界限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6 王加滢;多分支井经济效益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7 王红梅;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开发技术经济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8 代立强;注水导致套管损坏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3年
9 陈元;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特征及挖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张锦良;基于遗传算法的油田开发规划多目标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麒,段庆荣,杨子敏;油井增产措施经济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黄伏生,赵永胜,刘青年;油田动态预测的一种新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7年04期
3 刘斌,任芳祥,郭福军,王雅贤,易维容,付定华;油井措施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01年11期
4 刘斌,郭福军,杨丽,肖迅,宋玉琳;确定油田经济产量的最低运行费用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1期
5 高文君,徐君,王作进,刘瑛;对油气田产量预测广义模型的完善与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5期
6 孙彦达,王永卓;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产能预测影响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6期
7 刘秀婷,杨军,程仲平,王胜义;油田产量预测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8 刘斌,任芳祥,易维容;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计算方法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2期
9 吴新根,葛家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油田产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3期
10 胡建国,陈元千,,张盛宗;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J];石油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外动态[J];广州化工;1980年04期
2 孟庆恩;;茶树不同树冠形状的采摘面上芽梢分布及产量构成[J];中国茶叶;1981年03期
3 ;1980年世界塑料工业生产动向[J];广州化工;1981年04期
4 吴英藩;;红壤丘陵地区茶园高产规律及其主要技术措施[J];中国茶叶;1982年05期
5 曾庆焕;;一九八一年世界塑料生产动向[J];广州化工;1982年04期
6 曾庆焕;;一九八二年世界塑料工业动向[J];广州化工;1983年04期
7 赵永胜;梁慧文;李泽农;韩志刚;邓自立;郭一新;顾梦柯;;大庆油田开发规划经济数学模型的研究[J];石油学报;1983年03期
8 曾庆焕;;一九八三年世界塑料工业动向[J];广州化工;1984年04期
9 周爱菊;赵静芳;李经敏;;巨锋葡萄早期丰产试验简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5年03期
10 曹俊峰;;甜高梁“库源”关系的研究[J];中国甜菜糖业;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昌平;诸德辉;董克勤;郭晓维;李鸿详;吴晓琴;常红;;冬小麦穗、粒、重协调平衡关系研究Ⅲ.品种、营养生长积温对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2 高明;张凤玉;裴腊梅;吉洪涛;牛会民;天丽萍;;小麦抗旱播种应变措施研究初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3 蔡昆争;段舜山;骆世明;;种植密度对水稻根系及地上部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A];作物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2000作物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仲维平;靳红兴;李立峰;;关于强化采油管理的理性思考[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5 田剑;潘学义;陈丽华;;中国香稻550公斤以上的产量构成及技术途径初探[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6 庞启华;黄光永;李生荣;周强;陶军;杜小英;欧俊梅;;杂交小麦绵阳32及产量优势来源研究[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04年
7 庞启华;李生荣;周强;陶军;杜小英;欧俊梅;;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产量超标优势特点分析[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8 汤一卒;王建华;顾永圣;李新宇;林t-;;双秆棉产量品质优势及其成铃机理的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高杰;甘付华;;孜然芹播种密度对其产量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瑞莲;陈金湘;刘爱玉;周文新;熊格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不同世代产量优势比较[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德;四季蜜芒的特性及栽培技术[N];广东科技报;2002年
2 仇国强;中原油田严控成本确保有效发展[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单朝玉 记者 郑干臣;河南油田稠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河北省油脂公司 马登品;今年大豆种植前景展望[N];河北科技报;2005年
5 晓刚;中国玻璃工业的光荣与梦想[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仇国强 通讯员 刘荣贵;老区挖潜“三到位”[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南巧民;西北分公司冲刺产量过半目标[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李明泰;河南油田深化管理年活动启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宗钢 牟雪江;干明白活 算效益账[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卢熠 施长春;塔河油田实施提高采收率工程[N];中国石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书标;高秆隐性杂交稻的遗传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2 温洋;磷钾营养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邓其明;水稻寡分蘖候选基因的定位、克隆及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卢立泽;气井及气藏优化配产方法研究及软件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棠;干旱地区优良牧草的引种筛选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2 桂玉清;稀植水稻群体建成特征和吸肥特性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3 丁辉;油田开发规划方案优化与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4 张娟;超高产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遗传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5 康国章;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6 单文燕;油菜不同高产品种的产量构成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7 张锦良;基于遗传算法的油田开发规划多目标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李雪锋;灌溉对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及其需水规律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9 邹凤莲;番红花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离体再生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孔庆波;生物有机肥对调亏灌溉下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23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02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