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建设生态转型分析——以2010上海世博园为例
本文关键词:城市绿地建设生态转型分析——以2010上海世博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绿地建设 生态转型 上海世博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与设计
【摘要】:分析绿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目前绿地建设中生态繁荣与生态困惑现象,提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是一种必然。政府主导观念的引导、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都从理论与实践上推动了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笔者以上海世博会园区绿地建设为例,分析其规划控制阶段、生态技术集成应用、后续利用阶段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列为重要任务,建设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2010)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转型理论[1]以来,欧盟国家非常关注人为环境的可持续性,其决策程序也考虑了城市建设活动对西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美学环境的影响[2]。20世纪末我国城市生态景观实践的相关控制与引导政策不断出台,生态理论研究和生态技术开发也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2 马涛;王玉国;杨继;陈家宽;;上海世博会绿地的后续利用[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3 曾辉,夏洁,张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4 卢柯;;超前谋划、准确定位和统筹安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研究[J];规划师;2006年09期
5 车乐;邓小兵;;“生态世博”规划导引:从概念走向体系[J];城市规划;2009年11期
6 吴志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展望[J];建筑与文化;2006年04期
7 张浪;;世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J];建设科技;2010年11期
8 李静;张浪;朱祥明;;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中国园林;2007年06期
9 陈敏;;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化规划[J];园林;2008年06期
10 朱祥明;庄伟;;上海世博会绿地景观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天赞;1990年以来我国城市设计中生态手法的类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张浪;于志远;;过渡·重构·缝合·开放——上海世博会白莲泾公园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滕明君;周志翔;王鹏程;郑忠明;谢启姣;;快速城市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特征与调控机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宁艳杰;;城市景观生态问题的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6期
4 龚兆先;周永章;;城乡边缘带的景观生态构建功能[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5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12期
6 舒廷飞;霍莉;蒋丙南;包存宽;;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4期
7 方中权;广州市白云区的发展与空间控制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8 雷军,张雪艳,吴世新,张小雷,鲁奇;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9 赵云升;杜嘉;宋开山;胡新礼;;基于卫星遥感的夏季长春市城区热场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10 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研究——以吴江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王云才;;由生态城市多元化格局看生态比较教育体系[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吕明伟;郭焕成;任国柱;李文龙;;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杨振;张一平;;对宜居生态城市的几点思考[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李铁松;王文敬;任德有;李剑;;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四川南充城市案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珂;;生态城市的哲学内涵与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林军;吴志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计算机生态模拟软件运用的评价与优化[A];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绿水;张青萍;;世博会绿地会间和会后功能转换途径的研究——以上海世博会绿地为例[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明先;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穆建军;基于熵理论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协调发展理论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3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王胜男;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李伟;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春菊;扬州城市森林发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王炜;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翟欣翔;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胡希军;城市化主导的景观结构演变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秀敏;厦门市景观格局尺度效应与形成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蓉;福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生态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品;扎兰屯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冀曼;花坛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春涛;基于GIS技术的大连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丽思;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王丽丽;旧矿区景观恢复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刘婷;基于用地多样性评价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陶务安;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的影响因子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规划建设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凤全;赵茸;张敦兰;;以景观异质性理论指导城市景观建设[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鲍如昕;;城市景观环境的过度设计[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3 林云,赵爱斌;浅谈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赵月芬,钱德琳,高鹏杰,周志华;奥林匹克公园水系规划思路探讨[J];北京水利;2005年01期
5 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
6 韩荡;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以深圳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2期
7 张显峰,崔伟宏;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J];测绘学报;2001年02期
8 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J];城市规划;1999年10期
9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10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卡;城市设计过程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乐;2010上海“生态世博”规划导引指标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王彦军;欧盟的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洁玲;;湖南机场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J];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01期
2 董雷;刘凯;;港口群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10年01期
3 胡苏翔;高贵全;杨云山;文俊;邱苑梅;孙飞;;大庄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1期
4 刘建玲;;承载力理论延伸—河流承载力理论[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5 裴平;;绿色施工的实现途径[J];现代企业;2010年01期
6 任静;黄海;梁进修;;环氧树脂钢筋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3期
7 宋德萱;陈宇;;历史保护与生态节能双重视野下的上海里弄更新改造[J];住宅科技;2010年01期
8 邹永敏;;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2期
9 王婷;;新农村居住环境及住宅设计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10 周美琴;;上海安科瑞产品大量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场馆[J];冶金动力;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成;苏中滨;郑萍;;基于AVR的变量施肥系统设计[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银霞;;两型园区建设的探索和思考[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易磊;;低碳消费视角下可持续消费体系的构建[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冰;杨丽华;;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崔向东;陈思思;;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秋菊;易雪玲;;“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绿色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罗灿;;基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企业营销创新探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蔡珍贵;罗灿;;社会责任对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浅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吴忠才;;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商圈品牌营销影响因素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 崔国;钢铁业物资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N];现代物流报;2019年
2 记者 许晓青;元旦小长假逾10万人争睹世博中国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在把握机遇中迎接下一个十年[N];人民日报;2011年
4 ;回眸2010[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迎接生机盎然的开局之年[N];光明日报;2011年
6 记者 付毅飞;2010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揭晓[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尹婕;2011中华文化给力旅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如新企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范家辉;抓住新机遇促进直销健康发展[N];法制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静;京沪高铁将于今年6月通车[N];工人日报;2011年
10 ;“世博教育挂图”将走进30万所中小学[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奎涛;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佧琦;湘西自治州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吕晓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邵长龙;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陈伟强;河南省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董建锴;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春华;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政府的“引导人”角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闫宇;领域本体中规则推理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孝宇;经济发展的生态哲学思考[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吴振良;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高中良;重庆市农业水土资源生态足迹动态研究—国家公顷法[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杨淇清;采煤区土地复垦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洁;疾控中心实验室可持续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倪晶晶;杭州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战略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耿雪;工业园区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探索[D];东华大学;2010年
10 李想;北戴河老别墅保护中的“和学”问题探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21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