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17 10:53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2008.3

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

帅传敏1 李 周2 何晓军3 张先锋1

内容提要:扶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扶贫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在甘肃、广西和湖北三省(区)的实地访谈问卷数据,应用SPSS软件,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尝试性地探索了政府主导型与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扶贫项目和不同的扶贫模式在扶贫项目选择决策、贫困农户瞄准、妇女参与、项目建设工期、项目预算和后续管护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中,就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言,非政府组织主导型项目优于政府主导型项目,不同的扶贫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农村扶贫 非政府组织(NGO) 项目管理 效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0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3%。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和脱贫速度的减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投入绩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①。而不同扶贫模式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扶贫开发的实际成效。因此,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索政府扶贫项目与非政府组织(NGO)扶贫项目以及不同的扶贫开发模式在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发现中国现行扶贫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扶贫项目管理效率,,是指扶贫项目在计划、组织、实施和后续管理的全过程中,项目受益人和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在项目选择决策、民主参与、项目实施和后续维护管理等方面达到项目预期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国内外对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相关问题已有一些研究。仝刘革(2003)以加拿大援助晋中市农村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在扶贫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认为参与式扶贫对于改进新阶段扶贫方式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李小云等(2007)阐述了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系统开发和运用方法,认为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将成为中国新世纪整村推进扶贫的工作方式。黄承伟、蔡葵(2004)和杜旻(2006)在研究了非政府组织扶贫项目中的管理问题后指出,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项目决策、性别主流化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黄承伟(2005)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的社会性别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未来农村扶贫开发中与社会性别有关的对策建议。刘全喜、陈庚谱(2006)针对甘肃省西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后续管理的对策建议。Johnson et al.(2002)对小流域水管理项目中的参与式方法进行了*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扶贫开发模式及其效率研究”(项目编号:06BJY075)的资助。

资料来源:《扶贫开发:农村实现小康的重中之重》,中国扶贫网(),2004年 3月 5日。

24 ①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42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