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基于熵组合权重的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8-01-20 00:58

  本文关键词: 信息熵原理 组合权重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调水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 出处:《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调水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等管理目标。本文构建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了模型,阐明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及步骤。模型中引入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最后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某工程为例,进行评价和决策,得出此工程应选择的项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合理有效,可以为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cost and schedule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 management objectiv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selection. The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selection are expounded.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relative information entrop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weight and objective weight is combined to get the combined weight. Finally, taking a project of the Ea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can provide a new method and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分类号】:TV51;TV68
【正文快照】: 1概述现阶段在调水工程建设中,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专业性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承担单项工程的建设管理。项目建设管理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项目所进行的直接或间接地管理,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有几种常见模式。专业项目建设管理的机构选择事实上就是项目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开亚;金菊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熵组合权重属性识别模型[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2 洪伟民;刘红梅;王卓甫;;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工程交易模式决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3 郭永成;李建林;程德虎;;代建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及改进探讨[J];人民长江;2012年07期

4 李秋元;刘东;;组合权重模糊模型在区域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晓文;大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立东;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陈玉;南水北调廊涿干渠延长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健;查良松;黄艳妮;祝凤霞;;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段晓峰;孙宝年;李加军;许学工;杨树元;谢正磊;;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在水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3 刘瑞英;;对数和不等式在信息论中的应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涂承媛,曾衍钧;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于继江;廉飞宇;;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博弈论的信息融合模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董立岩;刘光远;苑森淼;李永丽;孙铭会;;混合式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桂芬,尹福昌;信息论在光通信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谢平,刘彬,林洪彬,王霄;多分辨率奇异谱熵及其在振动信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9 陈楠,林宗坚,汤国安,李成名;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信息不确定性分析[J];测绘通报;2005年11期

10 吴开亚;金菊良;;基于变权重和信息熵的区域水资源安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双平;郑浩然;王习书;王煦法;;生物序列的描述复杂性分析[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鸿;马小平;;基于特征的粒表示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3 王德光;胡宝清;覃开贤;;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汤丽华;赵吴静;金菊良;张明;;基于熵的水质综合评价的相似插值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成国;金菊良;魏一鸣;王宗志;;城市防洪标准方案优选的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金菊良;;河流健康系统的熵投影寻踪等级综合评价模型[A];水生态监测与分析论文集[C];2008年

7 杜洁;李洋;孙银博;胡劲松;;面向智能配网的PTN通信系统的通道隔离度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纪元;桂预风;;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土地利用结构综合评价[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朱靖;张士凯;张峫军;胡丽芳;;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构造方法[A];第七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刚;编码与调制—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闫中敏;Deep Web数据获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邓冰;遥感影像信息度量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曾庆虎;机械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故障预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立鹏;特征提取及分类算法在膜蛋白分类预测问题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丽芳;基于copula理论的分布估计算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睿;OFDM和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姚绍文;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韩骏;小波熵与小波网络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银肖;贝叶斯博弈信息融合模型及算法的研究和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云刚;自由搜索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袁岁维;数字图像加密与加密算法性能评价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4 颜昌沁;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客户离网预测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军华;基于条形码的器材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忠;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罗仪宁;DEM表面地形突变特征表达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新平;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聪聪;基于膝关节病变区红外图像的分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10 乔世权;基于熵算法的膝关节红外图像特征提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乾生;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胡昱,严竞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代建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勇强;姜琳;;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概念模型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建初,曾德珩;重庆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华平;代建制: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严玲;赵黎明;;政府投资项目双层多级委托代理链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7 邓明然;李清;;公路建设民营化方式比较[J];财会月刊;2007年33期

8 陆宗武;;我国电力工程项目代建制模式的选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9 刘浪;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对比分析与建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刘耕,王学军;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的比较及建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藤海波;[N];中国水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勇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向强;政府工程采购的招标投标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峰;LY热电公司电力工程项目PM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远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章模英;以业主为主导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刘志康;我国入世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彭安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翟广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代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樊伟锋;京珠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包俊;工程项目复杂性研究与复杂性管理[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外的调水工程[J];海河水利;2001年06期

2 胡四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评《国外调水工程》[J];水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3 李先富;国外绿化调水工程[J];国土绿化;2003年04期

4 史亚飞;世界各国调水工程扫描[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10期

5 杨立信;国外调水工程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6 庾晋;重大调水工程: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J];陕西水利;2003年04期

7 魏昌林;国外调水工程 美国的调水工程[J];科技信息;2003年09期

8 李贞刚;世界调水工程[J];建筑工人;2003年10期

9 陈军飞;调水工程线路方案优选的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7期

10 庾晋;世界重大调水工程纵览(二)[J];城市与减灾;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泽玉;赵洪丽;;调水工程建立和实施环境绩效评估体系的探讨[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开林;;现代调水工程的水力控制理论[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3 高诚;史世平;;调水工程可调水量分析[A];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2012年

4 李一平;;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太湖水动力调控效果研究[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5 周玉林;;太阳能海水汽化制水塔及调水工程研究探讨[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郭新蕾;杨开林;郭永鑫;王涛;付辉;;调水工程管道系统泄漏检测技术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7 尹林克;张道远;;乌鲁木齐调水工程明渠沙漠段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韩延成;周黎明;;远距离调水工程的调度运行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郭绍春;岳永起;;胶东调水工程离心泵站的优化设计与初运行控制[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崔巍;付辉;谢省宗;杨开林;;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在调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润丰;西南五省区市实施新建应急调水工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记者 周广学;今年继续实施刁口河生态调水工程[N];东营日报;2011年

3 记者 邹汉青 通讯员 楚宗山;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全力推进鄂北调水工程[N];湖北日报;2014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美国西部开发交响曲[N];人民日报;2002年

5 记者 朱玲邋实习生 贾波;市级老领导视察引乾济石调水工程[N];西安日报;2007年

6 韦舟朝;市政协常委视察郁江调水工程建设[N];钦州日报;2008年

7 赵启文邋张居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金沙江调水工程[N];云南政协报;2008年

8 曾开宏邋赖廷耀 王湖录;郁江调水工程完成投资1亿多元[N];广西日报;2008年

9 特约通讯员 秦延安;陕西拟投130亿建设三大调水工程[N];人民长江报;2009年

10 石头;国外调水面面观[N];中国水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晨;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2 张永;西线调水工程运行调度的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评价与规避[D];天津大学;2012年

3 赵世新;调蓄水库水力调配对长距离调水工程调度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丹平;应对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调水工程综合效益评估[D];同济大学;2008年

2 赵婉鹛;流域内调水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王涛;调水工程水力控制模型及神经网络理论的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4 程丽;基于3S的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3年

5 刘莹;调水工程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欧阳芳;调水工程经济风险分析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邵英超;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明渠段衬砌型式及施工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莫淑红;引nQ济黑调水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9 高鲁燕;引黄调水工程渠首沉沙建筑物对比选择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10 何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水环境累积影响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6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446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