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雇佣性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
本文选题:计算机教学 + 高等职业院校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2年15期
【摘要】:文章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为基本目标,将项目管理思想应用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教学中,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Abstract]: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idea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computer teaching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培训处;
【分类号】:TP3-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费茵;浅谈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晓霞;唐雁;周竹荣;黄智兴;杨明;;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学年设计相结合[J];计算机教育;2010年10期
3 吴国权;张伟;;基于胜任特征的可雇佣性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谭亚莉;万晶晶;;多重视角下的个体可雇佣能力研究现状评介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5 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静;赵美利;;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探究[J];电脑学习;2011年02期
2 谢志强;;“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网络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8期
3 马晶莹;秦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4 颜珍平;颜谦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福建电脑;2009年10期
5 谭亚莉;万晶晶;;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结构及与雇主需求的契合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6 朱红;金雪松;;“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0期
7 林青;;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6期
8 徐慧;朱红;苏红旗;;以实践为驱动的数据库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9 李振生;;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1期
10 郭香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0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岩;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志琴;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奇凤;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满意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佳;德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亚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轶龙;高科技企业组织学习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周璐璐;基于可雇佣性能力的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军;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斯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汪霞;崔映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韦大宇;;浅谈高职《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教学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7期
4 冯小辉;汪临伟;;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动态网站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王学卿;;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6 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2005年02期
7 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8 谭方勇;于复生;沈萍萍;郭翠珍;;项目教学法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课程链中的应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10 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软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研究”征稿启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研究”征稿启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院校[J];黑龙江水产;2011年04期
4 周建松;;高等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发挥积极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1期
5 孔斌;吴轶勤;卜晓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虞文武;蒋庆斌;;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7期
7 岳宁;李玉旭;;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可行性的思考[J];才智;2011年23期
8 刘刚;文辅相;别敦荣;;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及其加强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吴升刚;牛金成;;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探微[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10 吕亨龙;刘文君;;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就业力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牛丽;李金祥;尚鲜连;陈珂;;高等职业院校ITO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及学习情境设计[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峥;;深化农业高职教育改革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夏昌祥;;创新应当成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主旋律[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限制不合格者招生[N];湖北日报;2009年
2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刘树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办副主任、副教授 李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探析[N];商丘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英姿;交工院力争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N];衡阳日报;2009年
4 记者 秦小艳;深职院成为国家示范院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记者 王鹏飞;努力创建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N];威海日报;2005年
6 ;职业院校要推新人才培养模式[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7 记者 何继凤;永州职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省级验收[N];永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世甫;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通过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N];通辽日报;2010年
9 朱国材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以创新思路架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N];中国贸易报;2011年
10 通讯员 朱汝群 记者 姚颖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N];柳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丽;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指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许彦伟;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赵朝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危机与重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毛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危机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邢和平;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新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珊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9 宗晓健;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彦;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6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87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