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大江截流后的回顾与展望——三峡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发布时间:2018-05-12 15:46

  本文选题:工程建设 + 施工阶段 ; 参考:《水力发电》1998年01期


【摘要】: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为第一阶段建设划上了句号。在过去的5年中,确立了建设管理体制和5个方面的主要管理路线,明确了工程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的指导思想。在截流实施过程中,由于技术方案合理,施工单位选择得当,航运系统的配合及项目法人的强有力领导,使大江截流高质量地完成,载入了世界建设史册。1998年至2003年的第二阶段建设即将展开,除做好技术和施工设备准备外,,加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仍然十分重要,要在合同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把三峡工程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Abstract]:On November 8, 1997,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river closure, which brought the first stage of construction to an en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ain management routes in five aspec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clarified. In the process of river closure, due to the reasonable technical scheme,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units, the cooperation of shipping system and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roject legal person, the river closure can be completed with high quality. The second phase of construction from 1998 to 2003 is about to begin. Apart from preparing well for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t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modern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 terms of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as been pushed to a new level through the effor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分类号】:TV5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洲;;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方案选定与进占中的水力分析[J];人民长江;1980年02期

2 顾文书;三峡工程考察组赴美考察情况[J];水力发电;1981年03期

3 刘书田;;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取得高速成功的体会[J];中国水利;1981年02期

4 陈赓仪;;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J];中国水利;1981年02期

5 吴超;;为大江截流立功的工程师[J];中国水利;1981年04期

6 郭孟瑶;;尊重科学 尊重事实——三峡工程认识点滴[J];人民长江;1981年01期

7 J.W.莫里斯;张继良;;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1981年1月8日刊登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退休中将莫里斯为三峡工程给编者的信[J];人民长江;1981年02期

8 刘大明,汪定扬,王先明;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若干水力学问题的试验研究和基本结论[J];中国科学A辑;1982年10期

9 ;关于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讨论[J];水力发电;1985年08期

10 喻权域;王海征;;三峡工程是费省效宏的工程——对三峡工程问题的采访调查(之一)[J];中国水利;198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木基;;三峡工程明渠大流量通航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叶渊明;;三峡工程几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简介[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曙光;薛砺生;;三峡工程进度计划管理[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吴开珊;;三峡工程融资问题浅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席酉民;冯耕中;汪应洛;;三峡工程决策支持总体设想[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胡金莲;陈扬友;陈万桂;;三峡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1998年学术年会暨中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孙尔雨;杨文俊;李学海;严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试验模拟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张申明;;新闻摄影的报道时机[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汪汉胜;;三峡坝区及外围两种地壳模型的表面负荷响应格林函数[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张建红;徐千军;濮家骝;;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渗流稳定三维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启林;三峡工程压力钢管焊接采用新工艺[N];中国电力报;2000年

2 刘峰;中华鲟研究专家积极纳税[N];中国改革报;2000年

3 洪慧敏 海枚;三峡文物大抢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湖北省宜昌市副市长 朱常渭;三峡名扬天下 名牌云集三峡[N];中国企业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弛;移民资金管理薄弱困扰三峡工程[N];中国审计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章 张志杰;三峡监理领头雁[N];中国水利报;2000年

7 三侠;三峡工程拉动四大市场[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记者 刘耀祥 果天廓;国际水利专家关注三峡工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高立洪 张卫东;中国应该告诉世界……[N];中国水利报;2000年

10 万启林;三峡工程左厂坝段压力钢管制安首次采用自动焊接[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燕生;三峡工程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陆永军;三维紊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3 伍黎芝;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4 张燎军;水工结构接触问题的力学模型及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5 钮新强;三峡升船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朱晟;沥青混凝土防渗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与三峡茅坪溪土石坝安全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7 柴超;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与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8 孙志峰;高精度水平锚索技术研究及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泽新;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肖建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及其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舸;三峡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向波;三峡工程施工供水系统优化调度[D];重庆大学;2001年

3 魏建明;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三峡船闸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4 杜治华;三峡水利枢纽茅坪溪防护大坝应力与变形的分析和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向东;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及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魏虎;三峡工程右岸电站岩石爆破参数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俊;三峡工程覃家沱特大桥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刘颖;利用三峡工程蕴含的教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东林;三峡工程高架门机回填基础沉降分析及可靠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词安;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79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879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