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体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Abstract]: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ystem of gymnastics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personnel, construction of athletes' team, and training of reserve talents of athletes in China's Olympic superiority even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gymnastic events in China are generally effective, the core role of the senior national gymnastic management personnel is remarkabl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thletes team and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reserve talents are effective. Howeve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ymnastic project managers in our countr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se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 of athletes, the education and guarantee of athlet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aches, and so on, need to be perfected and improved constantly.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中国体操队;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
【基金】:上海市教委曙光项目(03SG48)
【分类号】:G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爱平,邵斌;体操运动员初级选材的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邵斌,吴惠明,毛培雯;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个性特征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黄玉斌,邵斌;中国男子体操队奥运会制胜归因分析[J];体育科研;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莉;从外控走向内控——教师的个体培训需要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4期
2 刘邦华;;对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选材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3 沈芝萍;试论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树林,曹永臻;现阶段我国男子体操诸项实力等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姚侠文,李吉,李翠玲,于晖,李伟;邢傲伟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810°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余良华,魏旭波,方家明;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技能形成的训练学基础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汪康乐,陈瑞琴,邰崇禧;对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曹永臻,李树林;从近三年世界体操大赛透析男子体操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李思民;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成绩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10 秦椿林,张春萍,魏来,石春健,靳厚忠;再论“举国体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杰;;我国竞技健美操组织管理现状的探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郑晓鸿;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的项群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3 石岩;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张新萍;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宫士君;竞技篮球制胜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关朝阳;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韩军生;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苗治文;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唐峰;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甫;试论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余广鑫;论男子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及其效应[D];河南大学;2002年
3 刘建生;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会山;试论男子篮球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文慧;和谐管理理论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管理中运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志鹏;北京海淀体育中心非赛时利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7 纵艳芳;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现状若干问题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云霞;女子体操跳马踺子后手翻类动作踏跳与推手技术的分析与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徐颂峰;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社会化途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向莉莉;普通高校体育评估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启明;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最近在京召开座谈会[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2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张义渔,李飞;刘少奇同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华定谟;林彪、“四人帮”的发迹是偶然的吗?[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5 吴贵芳;近代上海的“十里洋场”篇[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6 范瑾;英国豪瓦教授谈上海经济的发展[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谢俊美;上海历史上人口的变迁[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8 ;日本学术机构概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9 忻中;弘法大师与日本佛教[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卢大中;“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口号应该摒弃[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宁;张庭军;孙传娥;;偏瘫体操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白文吉;杨经绥;;中国镁铁-超镁铁岩组合及研究方向雏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旗;杨经绥;邵济安;姚玉鹏;李锦轶;;关于中国蛇绿岩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刘润进;徐坤;刘鹏起;;中国果树菌根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5 朱世东;;安徽省野生蔬菜资源考察[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6 侯喜林;曹寿椿;;我国蔬菜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8 王懋基;蔡鑫;涂承林;;中国重力勘探的发展与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9 吴慧山;谈成龙;;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若干新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10 李舟波;楚泽涵;;中国测井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京生;中国体操队有喜有忧[N];光明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于本;体育明星商界摘金的N种方式[N];科学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张旭光;北京房地产与运动携手同行[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汪大昭;体操情缘[N];人民日报;2003年
5 李长云;特色即优势[N];人民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陈昭 李中文;体育使城市充满活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汪大昭;寂寞体操[N];市场报;2003年
8 韩丽珍;浅谈青少年艺术体操训练[N];甘肃日报;2004年
9 程守勤 杜恩;脊柱侧弯的孩子不少见[N];健康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娄莹 方学良 饶勇;云南体操,你还好吗?[N];云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莉;中国长足虻亚科系统分类研究(双翅目:长足虻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戴仁怀;中国殃叶蝉亚科区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英杰;中国苹果产业经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10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玉娟;我国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过程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吴春霞;我国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训练学致因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李红艳;我国艺术体操中级选材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熊萍;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大纲框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翠兰;艺术体操创新理论探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贾春枫;中国虹溪蛉属、离溪蛉属和异溪蛉属的分类研究(脉翅目:溪蛉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戴霖;几种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江苏的风险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8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鹏;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7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24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