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项目管理制度演进的博弈分析
[Abstract]:Using game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account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mak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 account management system.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capital management system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deeply analyzed.
【作者单位】: 上海水产大学经贸学院
【分类号】:F8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波,陈柳钦;论金融制度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晓琴,冯莉;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3 孙国锋;高艳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来自苏南、苏中、苏北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8期
4 陈柳钦;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难点及实践选择[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5 杜金沛;经济冲击、RBC理论与汇率变动[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6 李石凯,谢端纯;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7 华桂宏,成春林;重新认识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业混业趋势与现行分业监管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8 陈思;纪乃方;;金融监管与利率市场化改革[J];财会月刊;2006年02期
9 陈延喜,尹键钧,欧阳海泉,杨志坚;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10 范恒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国际经验及启示[J];财贸经济;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伟;;凯恩斯管理货币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颜;信用衍生产品机理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杨yN;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金龙;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明;论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陶旭城;利率平价、远期外汇市场和远期汇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韩凯华;论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自由化进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桂梅;构建高效运行的融资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邵金芳;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6 徐念榕;金融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屠敏恺;中国资产证券化体系发展构想——从结构性规范角度入手[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苏学文;金融创新与金融产业升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郭雅欣;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与顺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齐宏宇;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的法律问题[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 ,胡庄君;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的制度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李伟,朱崇实;初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兼与沈立人等同志商讨[J];东南学术;1989年02期
3 王诚德;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地经营制度变迁——关于家庭小规模农地经营制度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年05期
4 张平;;生活物价补贴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1990年04期
5 贺培育;;试论制度变迁[J];学术研究;1991年02期
6 荣敬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中国和苏东经济改革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02期
7 李飞;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实绩》介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02期
8 ;1992年总目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06期
9 ;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内部资料索引(1992年4月—5月)[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07期
10 左建龙;东欧中亚国家的私有化进程中的困难[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进学;;论现代化司法的理性基础[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高山行;;中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变迁模型及其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百冠;;农地高效配置与福利功能的矛盾和对策——再论中国大陆农地分配使用中的效率与公平[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王西玉;;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深化农地制度改革[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金钟博;;从一条鞭法到地丁银[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李宗诚;;系统进化、制度变迁与复杂组织——开放型复杂巨系统全息协同学导言[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刘芸;樊晟;;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制度革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天祥;;制度均衡与地方政府[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健;辛然;;制度变迁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占营;吴诚毅;;不平衡发展的社区——当代中国户藉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岩;美国金融混业分业变迁的启示[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安心( 西北师范大学高教室);思想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生长点[N];光明日报;2000年
3 苑德军;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其科研矫正[N];金融时报;2000年
4 张衍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约束因素[N];金融时报;2000年
5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卢克群;简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关系[N];金融时报;2000年
6 卢迎春;评判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有效性的标准[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席涛;制度变迁的理性轨迹[N];中国信息报;2000年
8 蒋义宏;会计制度变迁中的过渡性安排[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蒋义宏;会计制度变迁中的过渡性安排[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能力[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2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王立新;投资基金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林致远;财政制度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8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任啸;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锦绵;非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安排、用水效率——宁夏中卫黄河水权制度案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徐凌;论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可维持性[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蒋文强;广东经济增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6 张璐;环境资源的交易与管制[D];郑州大学;2000年
7 夏建新;论政府的创新职能[D];郑州大学;2000年
8 董溯战;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D];郑州大学;2000年
9 马旭飞;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李萍;产权残缺与组织博弈——解析制度变迁下的中国有线电视网发展[D];广西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03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30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