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论课题制管理模式下科研团队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3-26 15:51
【摘要】: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科研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与科研团队目标、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影响力、科学的管理制度、团队的精诚团结、团队成员相关技能的培养及团队成员的全局观念培养等要素有关系。本文以所承担的国家“973”规划项目为例,论述了培养科研团队精神的几个重要因素。
[Abstract]:One of the core task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management i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spirit, mainly with the go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leade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team. The training of team members' related skil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am members' overall concept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aking the national "973" plann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医教科技部 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医教科技部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医教科技部
【分类号】:G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利;解说团队精神[J];党建与人才;2003年06期

2 周刚,张宝良,李钢,纪元,李迎;团队精神——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J];工程机械;2003年04期

3 邬小撑;关于构建学术团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2期

4 聂福全 ,杨文莉;培育团队精神的十个策略[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05期

5 景丽芳;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团队精神的培养[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杨力;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1期

7 吴爱华,周勇;论现代管理的人文特征[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8 周宝西;知识经济与团队精神[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9 徐红林;论团队与团队激励[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张华,姜保国;试论科学研究中的团队精神[J];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朱亮;王剑;;企业研发团队的结构性特征与培训策略[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3 马二军;;关于构建学术团队与提升科研水平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蔡浩;;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1期

5 陶沁;;科研团队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许瑞超;;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从事科研之我见[J];成人教育;2008年02期

7 宋夏伟;戴昌桥;;构建学习型政府文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刘晓英,冯文全;彰显青春个性 重塑团队精神———从《狼图腾》看高中学生团队精神之培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倪健;;论大科学时代的科研团队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2期

10 贺梅英;戴雪飞;;浅析提高社科类科研项目命中率[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白春微;;贵州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邓健;李凯;侯桂凡;;企业内部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D];天津大学;2004年

2 凌四立;大学学科群系统演进中的学术团队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王磊;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吴彩丽;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薇;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平;知识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厉爱民;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贾建中;基于PLM的并行产品设计与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孙卫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陈继学;基于并行工程的工程机械新产品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柴鲁静;中专生团队精神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江诚;合作性同事的养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玲;团队激励策略与绩效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10 巴连良;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黎恒;怎样识别富有团队精神的员工[J];中国人才;2002年06期

2 北京远东太平洋经济研究中心国情研究课题组;知识经济: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12期

3 高永华;如何做下属喜欢的领导[J];领导科学;2001年23期

4 李宝生;论企业团队与团队精神建设[J];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5 穆彦均;将三个和尚变成一个团队[J];企业管理;2002年10期

6 颜士梅;虚拟团队及其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05期

7 孙海法;团队与国企组织管理[J];学术研究;1998年06期

8 林金辉;潘懋元学术风格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晓明;谢大森;彭庆务;;培养因素对节瓜离体植株再生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戴静;孟琴;;原代大鼠肝细胞体外拟组织化培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3 郑显亮;竺培梁;;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英娜;杨平;贾红梅;杨灵芝;张兴晓;;制备鸡新城疫病毒抗原的优化试验[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伟;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N];伊犁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洪翠;影响甘蔗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因素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

2 郭世星;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中几个重要培养因素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晓骏;影响我国高校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小云;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元学习能力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润国;产氢扁藻的培养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郭晓英;不同培养因素对犬IVM卵母细胞形态和发育能力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44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