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从经典动员模式到敏捷动员模式

发布时间:2019-03-28 20:24
【摘要】:国民经济动员事业的发展,促使它从经典动员模式走向敏捷动员模式。文章分析了经典动员模式的局限性,阐述了敏捷动员的体系结构、敏捷动员的运行机制、敏捷动员的驱动机制和管理机制,以及敏捷动员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最后讨论了敏捷动员的实现方式。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mobilization causes it to move from classical mobilization mode to agile mobilization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lassical mobilization model, expounds the architecture of agile mobilizati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agile mobilizati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agile mobilization, and the core concepts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agile mobilization.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ile mobilization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
【分类号】:E2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瑞鹏;构建动员型虚拟企业的理论思考——敏捷动员的一种组织实现形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孔昭君;通过预案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准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崔立新;关于国民经济动员面向非军事需求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孔昭君,李波;抗击“非典”中的动员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韩建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连宏;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纪海;建立国家危机预警机制: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使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孔昭君;论敏捷动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韩宇宽,李连宏;可动员资源随动网络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健;王菡;;关于依托现代物流搞好应急保障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瑞鹏;王永军;董平;;基于Agent分布式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刘浪;王晓光;初军威;;突变级数法在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综合评价中的运用[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纪海;基于Multi-Agent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连宏;物资敏捷动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吴一亮;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韩宇宽;国民经济动员中的可动员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胡小秋;自动武器变批量生产模式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志义;国民经济动员协调理论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雷伟生;铁路运输动员建设质量评估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邓跃跃;动员预案演练系统中医院实体的分析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熊s,

本文编号:2449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449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